资阳区人民路社区:汇聚“银发”新动能 “夕阳红”变身“志愿红”
索 引 号:zyqqcljd/2024-1961658 发布机构:汽车路街道 发文日期:2024-07-02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人民路社区充分凝聚和调动“五老”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余热,形成了一支攻坚力量,有效化解基层矛盾,深化基层治理,助力真正实现群众自治。近年来,人民路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湖南省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和资阳区“百岁健康示范社区”等荣誉。创建了全省首批完整社区建设示范点,“三长”共治、“睦邻党建”经验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红星网、益阳日报等报道。

  强化整合资源,助推治理力量“强起来”

  整合学习资源。发动“五老”成员做工作。利用红军苑街心公园周边的3栋旧房,改造为“众创空间”“党群驿站”“时间银行”“爱心食堂”“智慧书屋”和“三长之家”等为民服务阵地。同时,借用居民闲置房作为小区党支部、美在金秋工作阵地,将辖区内一间佛堂改造为“睦邻颐年之家”社区养老活动中心,巩固了基层关工委工作阵地,使社区“五老”在关心“一老一小”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整合“五老”资源。招贤纳士,扩充“五老”志愿者队伍。结合社区“敲门行动”,在详细掌握辖区居民信息的情况下,积极发掘各类能人,建立“人才库”,并将专家学者、党员骨干、热心居民、优秀志愿者、“五老”人员中有特长的聘请到“银发红色宣讲团”“银发护苗师资队”“银发水电维修队”“银发和事佬”“邻里一家亲”志愿服务队当中,为更加周密细致地做好“一老一小”的服务保障打下坚实基础。目前,已有25名具有不同特长的“五老”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开展志愿服务。

  “睦邻颐年之家”开展文娱活动

  发挥“五老”优势,助推作用发挥“实起来”

  “五老”带头助治理。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过程,充分发动“五老”作用,8名“五老”成员参与政策宣讲、矛盾调解的拆违小组,通过借群众之力做群众工作,形成了“群众自拆+政府帮拆”的良性互补。如道路拓宽需要拆除红军苑的围墙,红军后代向建安老人就主动向社区提出拆除意愿,还协同社区干部一同对院子内的另3户居民做思想工作。实现了从“不愿拆”到“主动拆”、“拆不动”到“拆得快”的转变。共商共议助治理。社区依托小区党支部“美在金秋”老党员之家组建“五老调解室”,常态化推行“议事会”制度,充分发挥“五老”成员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截至目前,已牵头召开居民议事会20余次,讨论解决小区停车位规划、非机动车飞线充电等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余件。多重参与助治理。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扎实的优势,坚持在传统节日、寒暑假组织辖区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爱国主义、法律常识、交通法规、反邪教、反诈骗等教育,提高青少年思想觉悟,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增强自身保护能力。至今年4月,已开展各类活动及课程80余次,覆盖1200余人。

  志愿者助力社区治理

  丰富活动载体,助推精准服务“优起来”

  邻里服务暖民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推出了爱心食堂、许国良画室、翰墨国学堂等“一老一小”便民服务载体。“爱心食堂”由63岁的服务先锋小区党支部书记胡赛军带领“五老”志愿者无偿服务,为社区80岁以上老人、环卫工人、特困残疾人等提供免费爱心午餐,每个月为老人们过集体生日,温暖社区老人心。“五老”人员牵头负责许国良画室、翰墨国学堂,定期组织辖区亲子家庭、弱势群体、辖区居民开展画画、论语学习、葫芦丝教学等形式多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累计参与达3000余人次。志愿服务聚民心。社区将便民、爱民理念落细落小落实,吸收一批有一技之长的“五老”力量,设立红色驿站,包括爱心服务站、爱心裁缝铺、爱心发屋等,为居民提供爱心药箱、便民雨伞、维修、水电安装、裁缝、理发等免费服务,组建与完善了“禁毒宣传”“创建文明城市”等各类“志愿者队伍”,把惠而不费的便民服务寓于基层治理中。文化服务连民心。在小区党支部和“五老”力量的筹备下,每年元旦、春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佳节,都会邀请辖区老年人举办形式多样的交流联谊活动。如邻里节包饺子、邻里每家做道拿手菜的“万家席”等,参与人数达2000人次,大大提升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志愿者开展“爱心食堂”送温暖活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