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播视频丨资阳区张家塞乡:机械助力早稻秸秆还田利用
索 引 号:zyqzjsx/2025-2082768 发布机构:张家塞乡 发文日期:2025-07-15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眼下,夏收正火热进行,收割后的秸秆如何处理?资阳区张家塞乡推行低茬收割和粉碎还田技术,早稻秸秆通过机械化处理实现高效还田,全乡秸秆还田率达74.35%。

  在资阳区张家塞乡乌龙堤村,早稻开始大面积收割,金黄的稻谷被吞入收割机,完成稻穗脱粒,与此同时,秸秆被安装在收割机尾部的粉碎装置切成草屑,均匀地抛洒在田里。乌龙堤村和农机手们签订了低茬收割承诺书,秸秆留茬高度严格控制在18厘米以下,早稻收割以后,这些剩余的秸秆和粉碎后的草屑通过旋耕机翻耕到田里,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又为晚稻生长提供天然肥料。

  资阳区张家塞乡乌龙堤村党总支书记 熊涛:我们村上的收割机都加装的碎草机,早稻收完以后,就要马上翻田种植晚稻,从时间上来讲只能够秸秆还田,还田以后,秸秆能增加土地的肥沃性。

  启动早稻收割以来,张家塞乡组织全乡10个村召开屋场会,通过下发“给群众的一封信”、签订农户禁烧承诺书、农机手低茬收割承诺书等措施,实现宣传普及率95%以上。全乡早稻面积48000亩,秸秆还田面积达35690亩,占早稻面积的74.35%,有效实现了秸秆回收再利用。

  资阳区张家塞乡党委副书记 陈帅东:持续抓紧全域禁烧工作,将全乡的乡村两级干部责任到田、到户,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秸秆综合利用体系,构建以秸秆为原料的产业链条,力争实现秸秆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处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