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育秧设备“忙”不停,综合利用效益升
索 引 号:zyqyfqz/2025-2047468 发布机构:迎风桥镇 发文日期:2025-03-20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在益阳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的育苗大棚,现代化的育秧(苗)设备已经开足马力。益阳富佳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育秧(苗)示范基地负责人龚媛玲介绍,基地新投入的气吸式蔬菜播种机大大提高了辣椒的播种育苗效率,其精准度高达99%,是人工播种效率的7倍。一台机器一天能完成约500张育苗盘,今年共培育7000张育苗盘,可满足140亩辣椒种植需求。

  走进资阳区迎风桥镇牛角仑村迎联辣椒基地,工人们正忙碌地移栽辣椒苗。基地负责人徐智勇介绍,今年大棚内共培育22万株辣椒苗,单株产量预计可达1.5至2.5公斤,预计总产值约300万元。

  益阳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的核心设备——高速育秧播种流水线,不仅在水稻育秧期间发挥重要作用,还在“空窗期”被用于培育棉花苗、辣椒苗、油菜苗及各类蔬菜苗。这种“一机多用”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例如,5月中稻育秧结束后,流水线便开始培育棉花苗;6月棉花苗移栽后,转而培育辣椒苗……这种全年无休的轮作模式,不仅让育秧设备“忙”了起来,也让大棚资源得到了最大化利用。

  据测算,如果智能育秧工厂仅用于双季稻育秧,需要6年才能收回投入成本;而通过综合利用,在育秧空档期种植蔬果,仅需2年即可实现回本。这种高效利用资源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运营成本,还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2024年,益阳市在多个育秧大棚推广种植了2600亩反季节辣椒,总产值达5200万元。“育秧+种植”的综合利用模式,不仅提高了大棚的经济效益,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带动了周边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未来,益阳市将继续依托智能育秧设备和大棚资源,进一步探索“育秧+种植”的综合利用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