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支撑八项重点十大行动”工作部署和“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扎实推进“湘商回归”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紧紧围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题,湘商归雁阵阵,在资阳经济版图上熔铸出澎湃奔腾之势,为资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建立了由商务局局长任组长,投资促进中心各工作人员为负责人为成员的“湘商回归”招商小组,负责统筹和指导湘商的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建立和完善联络员制度,各乡镇、街道和经开区安排专人负责统计和联络辖区范围内的湘籍企业家和知名人士,完善人员库。
二、创新招商方式、取得招商实效。在传统招商方式小分队招商、会节招商等基础之上,运用以商招商、异地商会招商等方式,定期组织资阳籍知名人士、企业界代表等进行座谈交流,做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各项工作。一是整合商会资源。建立更新和完善资阳在外知名人士数据库。组织开展“湘商回归”意向专项调查,了解投资兴业的意愿和关注的问题,从投资意愿、投资产业、投资规模等方面对160家企业开展了抽样调查,建立回乡投资意愿库。二是抓好平台招商新机遇。组织参加“港洽周”“厦洽会”“中博会”“进博会”等会节活动,办好“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专题活动,结合‘一县一链’开展专场招商活动。联合商会和招商顾问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商协会和乡友交流联络等工作,全力推动我区湘商回归工作迈上新台阶。三是加强信息交流。加强与本地企业家的沟通对接,促使其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引导湘商回乡或者是推介省外企业来湘投资。今年,成功引进了一批企业入驻资阳,如围绕PCB产业进行横向和纵向招商,现园区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发展。认真梳理目前在谈项目,现有湘商回归投资项目15个已认定,2022年,省厅认定我区湘商回归投资项目15家,其中有到资新注册企业数10家且到资金额5.53亿元,历年湘商回湘项目投资累计到位资金76.76亿元,全市排名第一。
三、强化乡情招商、密切联系湘商。全面加强与资阳籍在外湘商和异地商会、经促会的联系,抓实会节,推介资阳。积极参加国家、省、市组织的进博会、沪洽周、湘商大会及电子行业协会组织相关活动中进行资阳推介,并在会上组织项目集中签约。同时,我们将利用已制作的资阳推介宣传片、招商指南等招商宣传资料,通过区商务局微信公众号、益阳招商网等网络平台和会节活动、异地商会等平台,积极向外推介。详细介绍资阳区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利用其联系面广、会员交往密切的优势,邀请湘商回乡考察和投资,助力我区招商引资工作。
四、精准抓好项目招引。围绕“一主一特”两大产业,紧盯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招商,高效推进项目的洽谈、签约和落地。围绕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重点产业以及重点发展区域,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与投资方开展高效率的对接洽谈,促推一大批体量大、质量优、带动性强的项目落户资阳。目前,我局正积极对接东盟益阳科技产业园项目,由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地邵阳商会共建,是资阳区立足东盟近距离优势,抢抓RCEP自贸协定实施新机遇,而打造的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湖南对接东盟地区“桥头堡”的重要载体,是 “湘商回归”一项重要工程。该项目是湘商回归的项目拟总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约230亩。基建投资3亿元,建设多层标准化厂房,主要引进电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及其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生产项目。依靠东盟华侨实业公司促成外贸订单80%,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0亿元,年纳税约1亿元。
五、提升服务,优化环境。一是主动作为帮扶企业。持续完善全程服务和“一对一”跟踪服务机制,从项目对接、签约、审批、建设、投产以及政策兑现,提供全方位、全过程优质服务,吸引更多湘商回乡投资。二是不折不扣全面惠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单位和园区及时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兑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同时引导和协助企业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的扶持资金,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以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来增强广大湘商对家乡投资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