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扛稳粮食生产责任。早稻生产。区委区政府已提前部署,我们将落实集中育秧,继续推进“十代”社会化服务;围绕重点,确保“六线一路”沿线和重点区域种植早稻;整合资金,按照“谁种粮谁得补贴”的政策,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加强耕地保护,大力实施耕地抛荒与“非粮化”“非农化”专项治理行动;开展示范创建,落实好两个双季稻万亩示范片。做好技术指导、开展农资打假行动、做好粮食产地溯源、耕地安全利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禁烧、农膜回收等底线工作;根据集中连片的原则实施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二)强力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一是持续推进木槿、鳜鱼、贡柚等品牌建设,加大绿色、有机认证,进行地标申报,强化农业品牌建设。二是结合产业巩固、冷链设施建设等项目,不断推进将士象、益炫、绿蔬源、潇湘醇等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建设。三是依托省级农业科技园,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强农。四是围绕富佳科技、银鱼科技、区制种中心等发展,打造科技强农资阳特色。五是通过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农业高端人才引培计划,夯实人才强农基础。六是组织新型经营主体参展参会,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开放强农影响。
(三)稳步发展乡村产业。继续实施乡村产业发展“五个一”工程:发展一批重点农业产业,依托“六大强农”行动,培育鼓励“一镇一特”“一村一品”,重点支持木槿花、鳜鱼、茶叶、休闲食品等产业发展。壮大一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四级同创”,支持农业社会化组织开展“十代”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覆盖面。申报一批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农业特色小镇“四级同创”,继续支持农业示范片建设,提升现有农业产业园的质量。认证一批“二品一标”企业和产品,建立以农产品“身份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和质量追溯相结合的“数字化全程智能追溯体系”,争创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支持一批特色农产品。继续支持“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发展,打响长白丝瓜、擦菜籽、甜酒、刘家湖西瓜、郑金柠茶油、洞庭贡柚、银城湘味、青钱柳、黑玉米、黄花梨等特色品牌。
(四)持续加强项目建设。全力以赴争取更多的项目资金,重点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世行贷款、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等项目上发力,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整体规划,提早开展今年项目的选址、设计等前期工作;项目建设与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集中力量打造示范片;不断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完善内业资料、加强项目管理。
(五)大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根据中央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方案,制定我区提升方案。2022年,一是抓项目促提升,加快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和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项目,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作,推广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微滴灌模式和酵素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二是抓制度促落实,继续开展季度考评,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健全垃圾治理有偿服务制度,和农户垃圾处理付费机制。三是抓创建促引领,持续进行美丽乡村“三级”同创,力争创建2个省级美丽乡村、3个市级美丽乡村、8个区级美丽乡村。
(六)全面实施农业绿色发展。关于十年禁渔,狠抓治理,开展专项治理行动,重拳打击非法捕捞。利用智慧,完善渔政监控系统,并与秸秆禁烧等相结合。建立制度,不断推进禁捕网格化管理。关于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积极推广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关于耕地安全利用,对安全利用类受污染耕地继续采取六改农艺措施,对严格管控类受污染耕地按要求全部退出水稻种植。同时,加大秸秆禁烧和农业废弃物污染治理力度,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平台和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深入开展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