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星计划”实习生心得汇报与经验分享会在资阳区农业农村局会议室举行。局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相关股室负责人及实习生们齐聚一堂,共同见证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一线的成长与蜕变。
1.田间地头练真功,青春智慧绽芳华
来自不同岗位的实习生以“实践者”的视角,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植保检查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守门员,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护航者。”植保站实习生曹镇远以科技护苗为关键词,分享了如何通过病虫害监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等工作,助力农业增产提质。他感慨道:“当看到农户采用我们建议的生物防治技术后,稻田里的虫口夺粮变成了科技稳粮,这种成就感远超书本知识。”
办公室实习生赵宣则将政务工作比作“三农”工作的“中枢神经”。“从政策文件起草到田间调研,从数据汇总到农户走访,我深刻体会到,办公室不仅是上传下达的枢纽,更是连接理论与实操的桥梁。”他展示的调研笔记中,密密麻麻记录着村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诉求,也见证着青年学子从“校园思维”到“田野思维”的转变。
2.藏粮于地显担当,精准帮扶暖人心
土肥站实习生叶子程以“农田体检师”自喻,生动描述了土壤采样、肥力分析、配方施肥指导等工作。“当农户拿着我们制定的‘耕地营养食谱’露出笑容时,我真正理解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意义。”
帮扶股实习生陈富强则用精准滴灌形容帮扶工作:“从防返贫监测到产业帮扶,从就业指导到政策落实,每一项工作都像细水长流,滋润着乡亲们的生活。”他分享的帮扶案例中,一位脱贫户通过技能培训成为种植能手的故事,让在场者感受到“扶智“与“扶志“的双重力量。
局长寄语:做被需要的乡村超人
“年轻人要像土壤检测仪一样,既要有科技感,更要接地气!”局长以精妙比喻开启讲话。他现场分享起30年前的基层往事:推着二八杠自行车走村入户,裤脚沾满泥点子却乐在其中。“现在的你们有无人机、大数据,但那颗想为老百姓干点实事的赤子心,永远不能变!”
他送出三则“成长锦囊”:思考力,要像为庄稼“把脉”,既须望闻问切,更要追根溯源;责任心,应视每个数据为农民的血汗、每份文件为对土地的承诺;价值感,正是老乡紧握你手说“娃子,今年收成好着哩”时的那份幸福。
正如局长在会上感慨:“看着你们,仿佛看见二十年前的自己。乡村振兴正需要这样的新星,既带书卷气,更沾泥土香。”
“新星计划”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深入乡村、践行理想的宝贵平台,更在资阳区的田野乡间播下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年轻人用专业知识赋能农业,用满腔热忱扎根土地,展现出新时代“新农人”的蓬勃风貌。他们正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将个人成长融入广袤乡野的发展叙事中,书写着充满朝气的未来。而这股清新的青春力量,必将持续为乡村振兴新征程注入无限动能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