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耕”基
索 引 号:zyqnyncj/2024-2020185 发布机构:资阳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2024-12-06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近年来,资阳区坚决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通过分类施策,多方监管,把握好工作时度效等措施,真正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成利民、富民、得民心的工程。

  在长春镇南门桥村近1000亩农田里,挖掘机挥舞长臂,起土转运,平整土地。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不远处,灌溉设施配套的管沟开挖、管道安装等正在热火朝天进行中。据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肖缔飞介绍,在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施工,田垄0.5米宽、机耕道3米宽,渠道按照进出水流量不同,宽度分别为0.4米和0.6米,一块田的面积为5亩左右。从10月上旬开始建设以来,眼前绵延成片的农田已可见“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的雏形。

  “第一个是土地平整, 便于耕作;第二个是地力提升,便于提高粮食产能;第三个就是进出田块的水系灌排渠;第四个就是便于谷物运输田间道路。”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肖缔飞说道。

  为确保工程质量,区农业农村局着力从规范项目实施上加强管理,并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全环节进行监管,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稳健、安全、高效推进。

  “发动当地村民群众,进行质量监督小组,镇上也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对于包片的、包村的干部,我们可以采取随手拍的形式,随时将有质量的现象,反馈给我们,反馈给监理,必须进行更正。”区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工程高级工程师肖缔飞介绍。

  “现在我们的农田经过改造后丘丘田通公路,每丘田可以通水,田好耕作了,农户满意度相当高。我们这块田,原有的流转费用每亩田只有一百多块钱, 现在经过改造后,流转费用变成四五百块钱一亩,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区长春镇南门桥村村委委员孙佑坤介绍。

  近年来,资阳区不断探索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制定出台了《益阳市资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以下简称为《规划》)。从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和排水、田间道路等八个方面明确建设任务,同时结合资阳区不同地域特点,分别确立了符合实际的导向和思路。从平原湖区“规模化、智能化”为导向到丘陵山地区的“生态化、田园化”为导向,通过“缺什么、补什么”统筹推进,确保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达到“田成方、地成块、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标准,实现“大灾少减产、小灾能稳产、无灾多增产”的预期效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