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围绕“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发展。2023年,全区共有规模工业企业172家,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家。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8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5.6%;工业投资增速12%;工业税收占比75.3%,全市排名第1,高于全市平均25个百分点;制造业占比43.3%。获评2023年市级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万千百”工程、推进“智赋万企”行动等3项真抓实干激励先进。
同时,我区聚焦湖南省建设“4×4”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顶层设计,结合全区优势特色,积极谋划产业布局,重点打造了PCB、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2023年,PCB产业实现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2.6%;装备制造产业实现产值46亿元,同比增长15.44%;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6.48%;食品加工产业同比增长134亿元,同比增长-4.5%。
2024年,全区工业指标数据稳中有升,呈现恢复性发展态势。1-2月份,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2.2%;工业投资增速43.5%;工业技改投资增速36.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家,较好实现“开门红”。
(一)具备较完善的PCB产业基础。为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将资阳区PCB产业打造成为中国PCB“第三极”,近年来,资阳区积极承接广东、深圳等沿海地区PCB产业转移,目前已具备一定规模。园区已入驻奥士康、维胜科技、三立诚、明正宏等PCB产业企业52家,新引进总投资174亿元PCB及相关企业共9家,另有总投资达70亿元的PCB在建项目11个,已覆盖刚性板、柔性板、金属基板、HDI板等多维产品,形成了涵盖原材料、设备生产、回收利用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23年,PCB产业实现产值123亿元,同比增长12.6%;税收增幅达32.2%。PCB产业获批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湖南电子线路板行业协会(HNPCB)落户资阳。2024年1-2月份,PCB产业实现产值14亿元,增速26.8%左右。
(二)具备较好的扶持政策支撑。为切实支持产业发展,资阳区积极谋划,先后制定出台了《资阳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区级领导联系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和帮扶规模工业企业工作方案》、《新进“规模(限额)四上企业”奖励暂行办法》、《益阳市资阳区支持PCB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试行)》、《资阳区打造中国PCB“第三极”工作方案》、《关于支持PCB企业人才引育留用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扶持政策,对重点产业发展进行了具体规划,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入规奖励标准,从产业研判、招大引强、要素保障、平台建设、企业帮扶、优化环境等方面精准发力,对PCB产业发展给予了真金白银支持。
(三)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资阳区致力于提升科技发展水平,狠抓投入、平台、人才等关键要素,持续增强产业发展科技含量。2023年,共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省级单项冠军产品企业4家、省级“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1个、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和车间2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家,获批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379家,同比增长42.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5.7%。大力推行人才强区战略,实施“新星计划”“雏鹰计划”两项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引进高层次实用型专业人才7名,兑现人才补贴130余万元。
(四)具备较优的企业发展环境。资阳区立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多措并举开展“三送三解三优”行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一是区级领导亲自挂帅,分产业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与企业面对面交谈解决难题。二是积极落实帮扶企业包保机制,瞄准重点问题精准发力,协调解决了企业降成本、基础设施、产销对接等方面问题,问题解决率达94%,企业满意度切实提升。三是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行签约企业“一键入园”、惠企资金“即申即享”、园区企业“无忧用人”,进一步畅通行政审批流程,企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