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凯、冯树健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提升我区低收入人群社会保障能力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资阳区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北部,总面积572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79万人,常住总人口35.6万人,辖5镇1乡2街道1经济开发区。全区共有88个行政村、36个社区。目前全区共有城乡低保7530户、12460人,特困供养2309人,保障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4.1%。
二、社会救助工作落实情况
做好社会救助工作,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的具体举措,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一直以来,我局高度重视社会救助工作,格外关心困难群众。
(一)落实提标保障民生。按照省重点民生实事要求,持续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救助水平。4月提标工作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740元/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485元/月;全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962元/月,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指导标准提高到632元/月。2025年4月完成了全区提标工作,并将所有补发数据推送至阳光系统审批后,通过线上发放已完成补发工作。相比去年4月,我区农村低保人均救助水平从291元/人提高到340.5元/人;城市低保人均救助水平从428元/人提高到490元/人。截至5月新增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196户316人,取消361户583人。
(二)主动寻需兜牢底线。为破解传统救助模式信息滞后难题,进一步提高社会救助的精准度与时效性,区民政局与医保部门建立“高额医疗支出预警”信息共享机制,按月筛查监测对象、稳定脱贫人口及普通参保居民医疗费用情况,重点对自付费用超7000元(监测对象)及2万元(普通群众)的群体实施动态监测。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构建“预警推送—主动核查—精准施策”全链条救助模式,真正实现“政策找群众”的转变。2025年一季度医保数据累计识别困难群众41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待遇4人,发放临时救助金4.77万元。
(三)三级联审推动年审。2024年底,区民政局启动三级联审制度,线下通过“村级初核+乡镇复查+区级抽查”,筑牢动态管理防线;线上通过省级经济核对平台重点核查房产、车辆、公积金等12类财产信息,确保兜底保障精准度。2025年3月,区民政局启动低保特困年度审核专项行动,创新推行“四查四核”工作法(查户籍、收入、财产、刚性支出;核身份、证件、佐证、真实性),对全区12417名低保、2297名特困人员建立“一户一档”年审电子档案。
(四)三级联动政策融合。村级打造“一专多能”帮扶铁军,将原有社会救助专干与防返贫监测专干合并为“低收入人口帮扶专干”,明确其负责动态监测、政策宣传、信息采集等全流程工作,消除职责重复与盲区。开展社会救助专业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村级社会救助专干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乡镇级整合社会救助与防返贫监测2个窗口为“低收入人口综合服务窗口”,统一受理申请、政策咨询、进度查询等业务,群众办事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区级通过数据互通、联合抽查、交叉复核等,构建“智慧中枢”平台,提高精准治理力度。汇集农业农村局精准监测的2600条数据,实现与民政低保系统实时对接,确保相对困难的667个家庭、1469名困难群众及时纳入农村低保保障范围。打通医保信息通道,为13000余名困难群众购买医保并记录在册,形成“基础信息+专项保障”的立体化数据库,为精准识别、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救助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五)信息助力救助规范。我区通过研发升级社会救助智能监管系统,利用该系统统一办理模块,实现了救助申请、受理、核实、复核等环节的全程电子化,系统自2020年10月运行至今,网上办线上总申请8012人次,符合条件已纳入保障人数4654人次;困难群众通过该系统完成每季度人脸打卡活体认证,每季度打卡率达到98.9%,有效杜绝了“僵尸保”“死亡保”,提高了救助工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在该系统创新开发了电子低保凭证模块,实现了全区电子证照100%全覆盖,解决了传统纸质低保证存在的易遗失、易涂改、难回收等问题。2024年底启动建立低保、特困对象电子档案库,对困难对象的所有档案资料扫描存档,实现救助档案电子化100%。
三、下一步打算
(一)加大社会救助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对社会救助政策的宣传,提高社会对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认识,使社会救助工作家喻户晓,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困难群众救助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通过健全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协调好各方面的力量,真正建立起“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切实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的协调作用和民政部门的牵头作用。
(三)完善多渠道社会救助筹资机制。加大多元化社会救助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不断增加社会救助资金保障能力。
(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强化理念教育,着力培养“以民为本”的职业观念,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工作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一支素质高、作风好、纪律严、业务精的基层民政队伍,夯实社会救助工作基础,更好地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
感谢您对我区社会救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欢迎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益阳市资阳区民政局
2025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