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区长信箱
信件公示
  • 标题保护益阳话,时不可待
  • 来信时间2019-10-30 21:22:07
  • 来信人郭智孚
  • 信件状态 已发布
  • 来信内容

    尊敬的各位资阳区领导:

           你们好!我是益阳的一名市民。在不经意间,益阳话出现了不会轻易被我们发现的大危机!

            益阳话没有过文字记载,更没有专门的字典或书籍,在任何图书馆或数据库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中,只出现在人们口口相传和代代相承里。

            因为生活的压力,很多家庭不得不从农村搬到城市居住,远离了农村环境的孩子的益阳话基本都被糅合成了四不像,等到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时,最大的沟通障碍居然是语言!

            还有的家庭直接让孩子放弃学习益阳话,这也是下一代益阳人完全不会说益阳话的原因之一。再加上现有教育模式下益阳文化受关注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益阳话可能不再是益阳的一个标签!

           试想:如果有一天益阳话真的消失了,随之而去的不止是益阳话本身,更是益阳这座古城几千年所传承下来的所有文化和底蕴。

           虽然,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但作为益阳人不应该坐以待毙!对于要保护岌岌可危的本土方言,只能靠益阳人自己复兴益阳文化的意识。这值得所有益阳人关注。


            作为益阳人,每个人都应该说好普通话和益阳话,用心和实际行动传承母语胜过任何技术性的存留,是真正的把自己的根留住。


            乡音无改是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熟悉感,益阳话既是益阳家乡人亲切交流的桥梁,也是保存和发展银城有形和无形遗产的有力工具。

            保护自己的母语是对思乡之情最好的寄托,也是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体现,爱护母语,传承母语,懂乡音,情系乡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多样性,让我们从保护我们的益阳话做起。

            益阳话的危机已经越来越严重了,对于保护益阳话应该至上而下发动各界一起行动起来,望各位领导三思为感。

         前几天我发表在益阳一网的一篇文章: 益阳话消失了,几千年传承的文化和底蕴还会在吗?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qQhnIr_D5L_jm3tg0t7HJA


受理回复
  • 答复单位资阳区
  • 答复时间2019-11-15 17:55:32
  • 答复内容尊敬的网友: 您好!您的留言收悉。我区高度重视您所反映的问题,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非常感谢您的留言,您的建议字里行间饱含对益阳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益阳的浓浓深情。 对益阳方言的保护和传承,我区作出了许多努力,一是以益阳地方戏剧“花鼓戏”和“益阳弹词”为载体,传承和创作了大量富含方言词汇的剧(曲)目;二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契机发展益阳方言,我区非遗保护中心自2018年开始筹备益阳方言的非遗申报,并掌握了一定量的益阳方言资料。 益阳各界社会人士也积极投入到了益阳方言的研究传承和保护中。如1998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益阳方言研究》,作者崔振华,该书从“语言、词汇、语法”等角度对益阳方言做了详细的阐释;2019年5月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益阳方言寻根说字》,作者谢国芳系《益阳日报》副刊《桃花江》编辑,该书通过研究探索方言与古汉语的联系,寻根溯源找到了益阳方言词汇与古汉语以及其他方言的联系,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也请您继续为益阳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建言献策。具体事宜请联系资阳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联系电话:0737-4324233
  • 满意度 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