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交流 > 区长信箱
信件公示
  • 标题关于益阳资江北岸传统旅游发展的建议
  • 来信时间2016-10-22 11:04:03
  • 来信人郭智孚
  • 信件状态 已发布
  • 来信内容

            一个城市的旅游水平往往影响着这个城市对外的印象,而在一个工作生活速度较快的时代,拥有一个能让自己的身心宁静的古代风格场所显得尤为重要。

            从九十年代后,益阳市最繁华的地方从鹅羊池一带逐渐南移,相应来访问古道街、清代古巷、诸葛井、益阳古城墙、南岳宫、魏公庙、刘公馆、青龙洲、大码头、文昌阁、考棚街、鲁肃堤、五马坊教堂、关濑惊湍、城隍庙等文化地址的游客越来越少,甚至到了今天,有些古迹都已经不复存在。

            就拿古道街和长沙的太平街相比,太平街全国很多人都知道,而古道街甚至连益阳本地人都不知道益阳还有这么个地方。其实建筑的样式都差不多,古道街没有太平街那么长,但古道街建筑貌似还比太平街的新,且主街宽度达22m,而太平街宽度不过7m。相比拥挤的太平街,古道街会让人感觉到更加心情开阔。

            把古道街发展成小吃街,明清古巷、关羽广场、益阳古城墙发展成文化旅游地,配上周围还未消失的古迹,再加上位于资江沿江风光带旁,定将打造出一个古风文化景点定会成为继会龙山、白鹿寺、周立波故居、碧云峰、桃花江竹海、柘溪国家森林公园、皇家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秀峰公园、江南古城后的第十大扎在人们心底的旅游景区。

            因为建筑和文化都是已经存在的,只不过是已经比较久远,但重拾文化比起重建文化要简单,一方面有效的保护了资阳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能够加快益阳的经济发展与繁荣。加上地利优势,很有可能会成为益阳在人们心里的城市印象。

            以上个人拙见,还请诸位领导批评斧正。

受理回复
  • 答复单位资阳区
  • 答复时间2016-11-29 13:40:40
  • 答复内容网友: 您好!您对益阳中心城区资江北岸传统旅游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回复如下: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资阳区的发展,资江北岸的旅游发展已列入益阳市发展规划,市直相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按照市委、市政府“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要求,资阳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一园、一城、一湖、一路”发展主战场,突出城镇建设,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资江北岸风貌带建设和黄家湖地区文化旅游开发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2016年11月,益阳市明清古城保护与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预计耗资7亿元,用时3年,完成对资江北岸明清古城建筑群的古貌恢复、旅游规划等保护开发工作。加上益阳古城墙、三国文化广场、五马坊牧师楼等历史文化旅游景点,连接资江北岸的历史文化景点的传统旅游精品路线指日可待。届时,欢迎您再次光临,提出意见、建议。 感谢您对资阳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 满意度 无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