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围绕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各项部署要求,扎实开展工作,确保了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各项工作圆满收官,我区荣获全省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先进单位。
一、全区事故情况
2023年全区发生道路交通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2起亡2人(长春、迎风桥各1起1人),同比下降71%。其他行业领域没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但道路交通领域还发生了非生产安全事故7927起,其中伤人事故1439起,亡人事故21起,死亡21人(长春经开区8起8人,长春镇5起5人,新桥河镇4起4人,沙头镇2起2人,茈湖口镇1起1人,迎风桥1起1人),亡人事故数和亡人数同比下降17.8%、20.6%。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12月28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辉部署全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区安委办印发加强两节两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区委区政府领导深入分管行业领域、联点乡镇开展督查检查25次,层层压实责任。
(二)狠抓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工作。印发《资阳区中心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售工作方案》《资阳区禁燃区外烟花爆竹减量控燃工作方案》要求,严打非法,严管合法,抓好经营、储存、运输、燃放等全链条的监管工作,区应急局持续开展夜查工作,累计检查门店260余家,没收烟花30余箱。
(三)聚焦重点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回头看。聚焦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等领域,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回头看工作。
(四)全力防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各部门单位把保民生、保交通、保供电、保供水、保通信、保稳定作为防范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工作重点。加强抢险车辆、发电设备、融雪剂、工业盐、扫把、铁锹、麻袋、手套、雨衣、雨靴、雪防滑链、棉被(衣)、帐篷等物资储备,按照“抗大灾、抢大险”的标准,组建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队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
三、2024年工作谋划
2024年区应急局将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夯实基础、抓牢重点,提高各类事故防范和应对保障能力,构建全区“大安全大应急”工作格局,确保全区安全生产和灾害防治形势持续稳定。
(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15条硬措施”,强化工作措施,杜绝较大以上事故、遏制一般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一是推动责任落实。实施清单化管理,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要求,落实领导责任、区直部门监管责任、乡镇属地管理责任“三张责任清单”,健全完善督查、巡查、考核等工作制度,照单履责、失职追责。二是强化风险管控。严把安全源头治理关,严格高风险建设项目安全审核审批。进一步明确区直部门单位、乡镇(街道、经开区)、企业风险分级管控责任,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办法。严格安全生产监管执法,督促、引导企业排查管控安全风险,治理安全事故隐患,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着力强化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燃气等领域专项整治,动态管控风险、清零隐患,严防事故。
(二)自然灾害防减救工作方面:充分发挥综合协调职能,推动各级各部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监测预警、落实救灾物资、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一是着力加强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落实各级防汛行政首长负责制。推动有关部门加强防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预警监测能力。督导各级各部门修定完善各级各类防汛预案,开展防汛演练、业务培训,提高队伍能力。汛前开展自查、汛期加强联合会商研判、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度汛。二是着力加强森林防灭火工作。全面压实各级森林防灭火责任,健全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建强队伍、配齐装备;常态化开展火灾监测预警、值班值守、宣传教育、巡逻排查、卡口管理、督导检查、火源管控,严防森林火灾。三是着力加强综合减灾工作。优化防灾减灾救灾机制,强化应急指挥系统建设,争创国家综合减灾示范区,科学做好重点时段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会商评估,及时发布灾害风险预警提示,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
(三)应急能力建设方面:坚持预防为主,进一步加强突发事件快速响应能力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提高应急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一是提升应急指挥能力。进一步健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工作制度、响应流程、议事规则和各部门单位、队伍联调联战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救援队伍实战能力。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开展应急队伍演练及应急救援技能大比武等活动。三是加强应急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按照平战结合、信息共享、整体联动建设原则,完善提升区级应急指挥平台,指导乡镇建立基层应急指挥平台,实现应急救援指挥省、市、区、乡、村五级无缝衔接,构建值守到位、响应及时、信息畅通的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五级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