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后,流感持续高发。老人、儿童和体质虚弱者是易感人群。易感人群更应注意未病先防。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流行性感冒属于中医的“温病”、“外感热病”、“时行感冒”、“伤寒”、“瘟疫”等的范畴,其临床表现因地域、气候、季节、体质、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致临床证型变化多端。
中医看来,“流感”作为外感热病,其发病无外乎邪、正两方面因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根本,邪气是外因。体弱、老人、儿童正气偏弱,是易感人群;也有邪气暴戾,致病性强,触之即感,正气乃伤。总之,正邪相争的结果决定了是否发病和疾病的进程转归。
(二)如何预防流感呢?
1、防止着凉
预防感冒首先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易发生感冒的群体,要特别关注天气变化,当天气转冷时应及时添加衣被,防寒保暖。
2、讲究卫生
俗话说“病从口入”,饭前、便后及外出回来要洗手、睡前刷牙。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合,必须去时注意戴上口罩防止交叉感染。当家人或者朋友患上流感的时候,不可同用生活用品,例如毛巾、水杯等。
还要保证空气流通。早晨起床后,及时打开窗户,呼吸室外新鲜空气,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最好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三次,每次15分钟为宜,既保持了室内空气清新,又抑制了细菌的滋生。
3、增强体质
增强体内正气,提高自身免疫力,才不会惧怕病邪的到来。
清晨可以在家里做一些简单运动,如在室内慢跑、做体操等。待气温升高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室外锻炼,运动忌大汗,以微微出汗为宜,每次进行半小时左右。
4、作息规律
良好的睡眠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过度疲劳、熬夜等不良的生活方式则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要尽量做到早睡,不熬夜,以扶养人体正气,从而增强免疫力抵抗外邪。
5、睡前泡脚
用温水泡脚,再双脚交替用力揉搓足心涌泉穴,不仅可以御寒保暖,还起到引火归元,使阳气能够在晚上顺利潜藏,起到了补肾强身、促进睡眠的作用。
6、艾条熏燃
每周用艾条或苍术饮片在室内燃烧,关闭门窗,烟熏房间30~60分钟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对流感病毒以及其他呼吸道病毒、细菌、真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杀灭和抑制作用。
注意将点燃艾条放置于安全的地方,熏燃期间,人员尽量避免长时间待在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