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text-align: justify; line-height: 2.2;">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4号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两年多来第二次宣布猴痘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报告猴痘病例数超过1.56万例,已超过去年病例总数,其中死亡病例达537例。
8月13日,非洲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猴痘疫情为非洲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并呼吁非洲各国采取紧急行动,避免猴痘疫情在非洲大陆持续蔓延。非洲疾控中心8月8日数据显示,非洲至少有16个国家受到猴痘疫情影响;与2023年同期相比,非洲今年报告的猴痘病例增加了160%。
那么,猴痘有哪些临床表现?有哪些传染源?能自愈吗?一起来了解下!
一、什么是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病,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二、猴痘的传染源及传播方式
猴痘病毒感染者和感染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
猴痘病毒只要经过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人就可能罹患猴痘。接触感染动物或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等均可以被感染。猴痘病毒离开人体后在物体表面可以存活较长时间,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三、猴痘的潜伏期及临床表现
该病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
发病早期出现寒战、发热,体温多在38.5℃以上,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从面部开始,然后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皮疹从斑疹、丘疹、水疱疹逐渐发展为脓疱,并持续一周左右时间,之后结痂,一旦所有结痂脱落,感染者即不再具有传染性。
四、猴痘的治疗方法
猴痘为自限性疾病,大部分预后良好。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
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和并发症治疗。
多数感染者会在2~4周内痊愈,有小概率会变得严重、甚至致命。
五、猴痘的预防
在中非和西非地区,存在动物携带猴痘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工作或生活,应避免与野生动物无保护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可以减少或避免传播。
猴痘病人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在日常交往中,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清洁双手可以大大减少传播的机会,普通的家用消毒剂足以杀死猴痘病毒。
在猴痘病例数较多的国家,性接触,特别是男男性接触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应减少或避免多性伴、非固定性伴的性接触。
六、做好健康监测
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