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十四五” 服务业发展规划
发布时间:2022-09-27 11:50 信息来源:区商务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发、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五年;是我区突破发展瓶颈、建设现代化幸福新资阳、实现强区富民目标的关键五年。

为提升资阳服务业的综合功能,构建资阳现代服务业体系,推进资阳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满足资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支撑资阳发展动能转换与产业升级,根据《湖南省“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21〕40号)、《益阳市“十四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益政办发〔2021〕20号)、《中共益阳市资阳区委关于制定益阳市资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建议》《益阳市资阳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特制定本规划。规划基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环境

“十三五”时期,我区坚持“项目立区、工业强区、城镇兴区、商贸活区”发展战略,围绕“一园、一城、一湖、一路”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力,服务业规模质效持续提升,开放型经济迅速壮大,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资阳区“十四五”服务业专业化、高端化、品质化、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 服务业体系建设全面提质,可满足百姓需求。建成了红联大市场(一期)、清水潭千吨级码头以及茈湖口、张家塞、过鹿坪、龚家坪4个农贸市场,打造了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幸福渠美食休闲街和海食记、沅鲜道、维也纳等一批餐饮酒店,落户了华融湘江银行、长沙银行、南阳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提质改造了益阳商业样板街、大桥综合批发市场、民福商贸城、马良商贸城、秀峰水果市场等专业市场和学门口、东门口、天成、鹅羊池、三益街、新桥河、沙头镇等农贸市场,培育形成了步步高、益威龙电器、鸿信电器、三叶家私城等一批大型商超,积极发展了一批电子商务、信息咨询、典当拍卖、律所、租赁等新业态企业,全区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水平稳步上升,消费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55亿元;网上实现零售总额18.5亿元,其中农产品3.2亿元。红联、秀峰、马良、步步高、学门口、大桥、民福等年销售额过亿元,其中红联、马良等年销售额过10亿元,在市内外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2. 开放型经济建设成绩斐然,可支撑持续发展。围绕我区发展重点与主导产业,突出“招大引强”与“招新引高”,引进了中铁五局、中国电建、大唐华银、正邦双羊等500强企业8家,引进了“维胜科技”“金康电子”“高登电子”等建链、补链、强链项目。“十三五”新引进项目128个,新开工119个,新投产102个;累计利用内外资增长率为72.9%,高于预期目标2.9个百分点;形成固定资产投资409.26亿元,年均增长11.5%;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7家,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4.8亿美元,年均增长38.0%;对外劳务输出合同总额约1800万美元。我区2017年获省“落实开放崛起等政策措施成效明显的县市区”,2018年获“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优秀县市区”,2019年、2020年获省“落实开放崛起‘五大行动方案’有力,稳外贸、稳外资措施有力和招商引资工作排名全省前列成效明显县市区”。

3. 区域性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可形成虹吸效应。我区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积极探索政务服务“一件事一次办”,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关于贯彻落实政府合同履约情况专项清理工作》《关于实施科技引领推进创新益阳建设的意见》《益阳市金融生态建设工作方案》《益阳市资阳区营商环境大优化行动方案》《益阳市资阳区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实施方案》等,扫黑除恶、“中梗阻”专项治理、诚信体系建设成效突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资阳经验获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法委书记郭声琨肯定,政务效能大幅提升。我区拥有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众创空间1家;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企业自主建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平台建设卓有成效。我区可共享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非经贸博览会和益阳海关及衡龙桥公共保税仓、出口监管仓,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更加便利。

(二)机遇挑战

1. 科技创新催生新业态。以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和以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为代表的新模式将层出不穷,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催生新行业、新业态,服务业的地位将不断提升。

2. “双循环”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给我国崛起卡脖子、使绊子,我国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大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科技前沿阵地、人民生命健康等领域的现代服务业将大有可为,为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3. 区域优势促进加速发展。随着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建设、“三高四新”等战略的深度实施,随着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中非经贸博览会的举办,随着我市以新型智慧城市为引擎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的加速打造,随着渝长厦高铁线路、长张高速复线等重大交通线路的建成通车,益阳将加快融入长江中下游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城市群的步伐,服务业迎来新契机。

4. 补齐短板释放新动能。我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现代化处于由中级向高级过渡阶段,第三产业是我区产业发展的短板,产业总量与主体规模都偏小、新模式与新业态发展都缓慢、生产性服务业消费偏低与生活性服务业中高端消费南移等是明显表现。2020年,我区三产业增加值为68.72亿元,为全区生产总值的35.2%,低于全市的39.9%,更低于全省的51.7%。差距越大提升的空间越大,服务业将迎来发展大拐点,积攒多年的能量将得到大喷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我省“三高四新”发展战略和我市建设“五个益阳”总愿景,按照我区“工业带动、创新驱动、基础拉动、商贸促动”发展战略,以供给侧、“放管服”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与提升营商环境为出发点,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和“环洞庭湖旅游度假慢生活体验区”建设等,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工作,强力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全力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努力提升城乡消费基础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把我区建设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区、益业益享幸福区。

(二)发展原则

1. 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供给侧”,着力改革服务业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进产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提高改革深度。坚持“双循环”,主动融入、努力服务“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长株潭城市群等,抓住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和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要平台,积极参与国际、区域分工协作,提高开放广度。坚持“引进来”,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两手抓,重点引进“500强”与头部企业;同时落实“放管服”,营造良好环境,提高招引高度。

2. 坚持打造特色。充分发掘古城、人文、资水、湖泊、乡村、生态等资源,围绕慢生活主题,健全慢生活设施,打造慢生活产品,营造慢生活氛围,创响慢生活品牌,持续注重慢生活功能的升级和品质的提升,将资阳建设成为“宜居、宜购、宜游、宜业”目的地,成为慢生活服务业标准制定诞生地,成为长常张、环洞庭湖黄金旅游线路重要节点,成为环洞庭湖休闲旅游慢生活体验地,成为长株潭城市群休闲旅游度假游乐胜地。

3. 坚持创新引领。要补齐短板,大力引进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企业,特别是头部企业。要接长链条,大力助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及服务业内部细分行业间的深度融合,促进产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创新理念,大力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广泛应用,促进服务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升级,不断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群众多样化需求。

4. 坚持共享协同。规划好城区(含长春经开区)、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乡村服务业,强化城区的核心引领作用与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乡镇的个性发展,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强化生产与生活性服务业、内外资、城乡服务业同步共进;强化服务业在扩就业、增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主导产业、人民群众高质量发展需求。

5. 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商业、金融、文旅、康养、跨境电商与市场采购、物流、家政、物业等产业向绿色、环保转型升级。鼓励产业园区、行业协会、制造企业等制定行业规范,打造绿色制造工艺,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探索绿色发展的新体制机制。

(三)目标任务

1. 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到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0亿元,年均增长8.0%,累计培育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02家。网络零售总额达30亿元,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7亿元。

2. 支撑区域经济发展。到2025年,累引进三类“500强”企业10家;新签约项目210个,新开工项目169个,新投产项目161个,新增央地合作企业项目3个;累计引进省外境内资金240亿元,年均增长12%,累计引进外商投资企业8家。进出口贸易额累计完成20亿美元以上,年均增长12.0%;区内累计有进出口实绩的外商企业40家;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累计完成2500万美元,年均增长10%。引进一批科技金融、人工智能、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区级重点商贸物流园区2家、培育跨境电商企业4家,农村电商企业1-2家,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3. 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建设完善提升以古城、资水、湖泊、乡村、文旅、生态等载体的慢生活设施,突出文化古城、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两个重点,打造慢生活产品,吸引慢生活人群,营造慢生活氛围,成为慢生活体验区。

4. 形成流通高速路网。规划建设沙头千吨级码头、茈湖口旅游码头,建设通江达海新载体。完善提升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平台。规划新建二手车交易市场、废旧回收市场、报废汽车市场等,增添绿色服务业新业态。

三、发展重点

(一)打造资阳服务业核心竞争力

要审视资阳城区与长春经开区融合发展、明清古巷与东门口历史街区保护、滨江新城开发、资江风光带建设等给我区带来的深刻变化,规划布局好资阳服务业。

南向成为“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引领区”核心。完善明清古巷民俗文化街、东门口历史街区、益阳古玩街、益阳传统小食街、益阳老城民宿街、益阳商业样板街、幸福渠美食休闲街等“慢生活”设施,规划好资阳CBD,建成益阳创新中心等城市综合体,推进红联、秀峰、马良、维也纳等高端化,引进国内外知名商贸企业、金融机构入住,形成购物休闲、金融服务、餐饮娱乐、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益阳生活服务业核心区,创响“慢生活”品牌,成为益沅桃城乡消费热地,再现桥北繁华。

东向对接“长株潭高端服务业核心区”。主动对接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株洲·中国动力谷、湘潭智谷和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综合物流交通枢纽、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围绕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科技、信息、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构建覆盖创新全链条、产品生产全周期服务体系,推进以长春经开区为主载体、外向型经济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

北向融入“环洞庭湖商务商贸服务业协作区”。扩大清水潭千吨级码头业务量,加快推进沙头千吨级码头、茈湖口旅游码头规划建设,发展航运、旅游、物流、总部经济、跨境电商、电子商务、冷链物流等现代商贸流通业,参与长江中下游城市群分工协作,打造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洞庭湖水系现代消费品产业集聚区。

西向瞄准“湘西特色文旅产业集聚区”。整合资江风光带、三国古战场、明清古巷、丰堆仑革命旧址、紫薇村、黄家湖、南洞庭湖湿地等自然资源和文旅节点,成为长沙至张家界、环洞庭湖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节点,成为长株潭城市群重要的休闲、研旅体验目的地,成为“环洞庭湖旅游度假慢生活体验区”。

(二)提高资阳对外开放水平

资阳深处内陆,对外开放是资阳赶超发展、高质量发展、实现强区富民目标的主抓手。

1. 引资引智引技并举。根据主导产业、“新基建”等发展趋势,招引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产业布局、腾笼换鸟项目,对接岳麓大学城、武汉光谷、“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等科技资源,加强与“500强”企业、重要行业协会、异地益阳商会的交流,引进主导产业与未来产业核心产业链条、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企业,在资阳兴建总部、区域总部及功能总部、研发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引进产学研合作与校企联合办学等新模式,把资阳打造成为投资创业、创新创业的热地。

2. 对接开放平台载体。主动对接湖南自贸区,推进“一件事一次办”、生产要素保障、市场公平竞争环境等同高水平开放相适应、同国际接轨的体制机制。用好中非经贸论坛等国际、国内合作平台,大力推行全价值链“垂直整合”招商模式,布局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结算等全价值链环节,推进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沿“一带一路”“走出去”,对接优势企业“引进来”,提升我区主导产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建立与全国重要行业协会、先进地区商会的交流互动机制,健全引资引智引技奖励政策,把资阳打造成为开放高地。

3. 探索创新飞地模式。鼓励支持长春经开区、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与发达地区产业园开展跨区域合作,吸引粤港澳、长三角、武汉光谷、长株潭等产业园、科研机构,在资阳建立“产业飞地”“创新飞地”,共建项目孵化、人才培养、市场拓展等项目与平台,为资阳承接产业转移、孵化科技成果、引智招才留技提供便利条件和绿色通道。出台“飞地经济”在土地、财税、市场、设施、服务、信息等方面的共享政策,促进“飞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三)夯实资阳服务业发展基础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依托。

1.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合理规划商业网点布局和业态结构,逐步建立起等级清晰、分工合理、配套完善、服务便捷的布局体系,持续开展优化商业中心、黄金商圈、购物中心、商业副中心、步行街、集贸市场、乡镇商贸中心、村级便民店布点建设和优化升级,加快商品市场转型升级和商业网点功能配套系列工作,不断升级优化资阳区商业服务体系。

2. 健全商贸流通网络。一是完善区域商业设施。支持引导大型商贸流通企业新建改造购物中心、综合商贸中心、大型连锁商超等商业设施,丰富购物、餐饮、娱乐、休闲、健身、教育、亲子等业态,提升物流、金融等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商旅文融合消费场景。支持新建改造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满足统仓共配要求,提升区级物流园区(配送中心)服务功能、辐射能力,打造物流配送体系核心枢纽。二是建设乡镇商贸中心。利用乡镇六个一建设契机,鼓励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通过自建、改造、合作等方式,建设改造一批乡镇商贸中心,推动商品零售、餐饮、娱乐、美容美发、维修、亲子、健身、教育、电商等业态融合,配建宾馆酒店、快递网点、金融网点、商务服务网点、农资固定网点、固定停车场等商业及配套设施,优化生活服务供给,改善乡镇消费环境。引导乡镇商贸中心向周边农村直营店、加盟店、益农信息社、电商服务站拓展服务。鼓励快递物流企业参与区、乡镇级商贸中心项目建设,满足农村便利消费的需求。三是改造农村商业网点。鼓励支持电商、物流、连锁商贸流通企业通过特许加盟、联营联销、供应链赋能等方式,改造提升现有夫妻店、小卖部、益农信息站、商务服务站、农资配送站等传统网点,发展新型乡村连锁便利店,满足农民便利消费、就近销售需求。鼓励和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建设综合服务站点,并与乡村便利店实现寄递收发等资源、功能、服务整合共享。

3. 培育商贸市场主体。大力培育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引导企业通过组织创新、资源整合做强做大。引导供销、物流、快递和其他商贸流通企业应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北斗导航、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终端设备,推动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管理智能化、为农服务精准化。支持发展直营连锁、加盟连锁等经营模式,鼓励品牌连锁流通企业通过连锁或股权加盟,促进区、乡镇(街道、长春经开区)、村(社区)商业网络连锁化。

4. 提升信息网络水平。以信息现代化为主线,编制5G、6G建设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及控制性详规,纳入城乡基础设施、交通干线与交通枢纽场所等专项规划,到2025年实现全区5G网络全覆盖。超前布局城乡高速大容量传输网络系统,完成骨干节点升级,构建5G、Wi-Fi融合发展的无线宽带网络;推进老旧住宅和楼宇光纤化改造工程,加大光纤入户工程力度,打造高速移动互联网络。

5.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升清水潭、沙头千吨级码头港区配套物流园,红联冷链物流,顺安物流中心,颐丰食品及畜禽产品物流冷链中心,粮食仓储等网络化、智慧化、标准化水平,推动物流与交通、制造、商贸联动发展,形成绿色安全、通达顺畅、高效便捷的物流产业链。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引导流通企业加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培育发展一批物流龙头企业。

6. 建成资阳数据平台。加快功能性信息平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全区信息数据存储和服务能力,有效支撑智慧资阳建设。打造资阳数据中心,提升数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能力。推进资阳企业基于“企业云”服务平台的信息化应用,实施重点领域物联网应用工程,实现物联网在资阳各领域应用,推进资阳工业互联网建设。

7. 完善成品油销售体系。“十四五”期间,按照高标准、高起点的原则,建立与益阳市资阳区国民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公路发展要求相适应,满足市场需求,布局科学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加油站销售服务网络体系。加油站规划总量控制指标应保证平均单站加油量不低于目前平均水平,并逐年有所提高。加油站点的规划设置要与资阳区经济发展格局和生产力布局相适应,满足本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与资阳区城镇发展格局和人口布局相适应,满足人们便捷出行的要求;与资阳区综合运输通道和综合运输枢纽相衔接,满足资阳区公路发展和管理的要求,适应公路交通运行和资阳区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需要。“十四五”期间全区规划新建、迁建加油站点共计19个。

8. 共享政务服务信息。按照政务服务事项、数据“全打通、全归集、全共享、全对接”的要求,做到政务服务透明化、便捷化、高效化。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审批广度,推行“一网通办”“指尖办”“掌上办”,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网络多跑步。健全公共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维护网络环境和网络终端安全。

(四)满足资阳更高层次发展需求

1. 补齐最短板,支撑主导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是资阳最大的短板,要大力发展科技、信息、金融等服务业,支撑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补强科技服务业,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探索知识产权创造与运营众筹、众包模式,建成一批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双创”平台,打造一批以产业集群为依托的设计企业,发展一批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分析、测试、检验、认证等一体化服务企业,发展一批猎头高级人才、白领蓝领、灵活用工等服务企业,促进科技信息资源市场化。要补齐信息服务业,瞄准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领域,引进、发展一批智能制造、智能驾驶和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产业,培育一批数据服务、数据分析、数据交易等新业态,争取一批“区块链+”试点示范项目落户资阳。要补大金融服务业,扶持西施生态、生力科技、维胜科技、金康电路板等在境内外上市,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融资担保等业务,加大对PCB、高端机械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等龙头企业信贷投放力度,服务实体经济。要补充中介服务业,大力发展资产评估、信用评估、会计审计和品牌策划、营销策划、后勤管理等,丰富生产性服务业产品。

2. 主打慢生活,壮大旅游产业。按照全域旅游发展规范,打造以慢生活为特征的沉浸体验式假日休闲生态旅游品牌。以资江风光带为链,发掘大码头等水运文化,再现青龙洲、鲁肃堤等三国古战场,讲好“九宫十八庙”、信义教堂等故事,配套“慢酒”、慢慢游、非遗传承等慢生活产品,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慢生活体验区。创建4A级景区1个、4A级生态农庄10个、省级美丽乡村6个,规划2条以上城郊两日游、多条郊区一日游等旅游线路,打造黄家湖研学旅行农耕文化等特色研学路线,展现资阳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张家塞等风情小镇、富兴、富民等美丽乡村魅力。按照景区公路建设标准,提升沅益公路、319国道、资北干线、沅菁公路两侧景观,提高资江大堤公路等级,完善环黄家湖景观公路,打造一批网红打卡“风景线”。发展徒步探险、低空飞行等新业态,鼓励VR、AI、全息技术等在旅游体验中应用,发展“云赏花”“云观鸟”等“云旅游”产品,加强旅游市场管理,提升资阳旅游整体形象。到2025年,旅游综合收入超过45亿元,年接待游客达到650万人次。

3. 锚定大健康,做强康养产业。聚力“医、康、养、健、美、药”等领域,明确市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市中医医院、怡康养老公寓、南湖春晓生态颐养园等在康养产业链上的各自功能,推动资阳中心敬老院、资阳老年护理中心、资阳怡康养老等高端化,引进心理健康中心、云医疗中心等,做到“防治养”一体化,积极扶持本地意向企业开发优势资源,把资阳建成为养生休闲胜地、全省知名康养基地。提质改造资阳体育场、资阳体育馆、资阳网球训练中心、资阳全民健身中心、益阳市六中体育馆及步行道、旅游道等,打造环黄家湖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积极主动承办国内外各类体育赛事,提高紫薇半程马拉松、黄家湖水上运动等赛事水平与知誉度,带动体育赛事、休闲运动、体育用品、体育休闲娱乐、体育培训等产业加速发展,把资阳建成为运动活力之区。鼓励康养机构与家政服务企业联姻,发展“互联网+家政”“平台+管家”等新模式,支持“天鹅到家”等做大做强,建设集家政信息发布、技能培训、供需对接、政策咨询、行业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资阳家政服务平台。

4. 强化公益性,发展社会事业。要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纳入业务教育范畴,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公开透明的业务教育服务体系;巩固湖南国基职业教育基地建设成果,一职中要坚持特色发展,益阳高职院要坚持产教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培训学院职责职能,为资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技工人才支持;探索5G、人工智能、疫情常态化条件下教育新业态,推进数字校园、学习终端等新型学习方式。要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挖掘资阳母亲城水运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工商文化、益阳弹词、银城木槿等底蕴,推进茶艺餐厅、演艺娱乐、文化旅游等数字化升级,发展自媒体、短视频、微电影等新兴文化,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要坚持家庭从业标准发展。从严执行家政、托育、物业、社区等服务行业标准,发展婴幼儿集中托育、养老护理、家庭管理、钟点厨师、老幼养育课程等家政服务业,增加安全、家政、教育等物业服务功能,建立餐饮零售、家政服务、美容美发、洗涤保养、售后维修、养老服务等“一站式”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居民家庭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服务需求

(五)凝聚服务业发展力量

1. 培育市场主体。实施“招大培强”工程,打造头部企业。支持奥士康、宇晶机器、口味王、金康电路板等产业关联度大、技术服务能力强、劳动用工多的企业向平台型和供应链企业转型,瞄准服务业三类“500强”和央企、国企等在资阳建立研发中心、采购中心、数据中心等,带动关联产业集聚发展。

2. 扶持中小企业。实施“专精特新”工程,“一企一策”推进中小服务业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引导“个转企”“微升小”“小升规”,培育一批营业收入过10亿元、100亿元的本土服务业龙头企业,力争实现“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零突破。

3. 培育新兴业态。实施“新兴业态成长”工程,重点引进具有颠覆式创新、爆发式成长、代表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服务业企业,引导带货主播、网络红人、产业联盟、创意团队等规范化经营、企业化发展,资阳发展集团要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大力扶持新兴服务业,培养成长为“独角兽”。

4. 提升服务质量。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定,承担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工作,推进服务业对标、达标、创标、提标行动,打造一批服务标准领跑者。根据国际、国内、行业的质量评价体系,重点加强餐饮、住宿、家政、养老、托育、电商等领域服务质量监管和服务信息共享,健全质量失信惩戒机制和严重违法违规企业市场退出制度。鼓励“最美江南小巷”、紫薇村、黄家湖、“慢生活”等品牌和龙头企业,争创“中华老字号”“中国质量奖”“省长质量奖”,成为资阳名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人民政府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区级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调度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大问题、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及时出台新时代服务业发展政策、举措,确保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持。商务部门要根据服务业发展趋势,及时研究、提出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资阳发展集团要创新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方式,重点支持服务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自然资源部门要优化城乡用地结构,保障服务业建设用地需求。财税等部门清理规范涉及服务业企业收费,改革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

(三)加强监测评估。加强服务业发展态势监测、预测和分析,建立覆盖全行业的统计体系,特别要完善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制度,形成季度、年度报告。要引进第三方机构,对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中期评估,特别对重要目标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评估,确需调整的应及时依法依规予以修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