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2020年度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0-12-01 14:31 信息来源:长春镇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为贯彻落实省、市、区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创建工作要求、实施方案,高质量完成好示范创建任务,长春镇按照“点上先行、面上推进、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着力推进“十项全面创建行动”“十项试点示范行动”,农村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治理、乡风文明建设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提升,各项示范创建任务均已完成序时进度。

基本情况

长春镇位于益阳市中心城区北郊7.5公里,由原长春镇、过鹿坪镇、香铺仑乡三乡镇合并而成,辖22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面积125.2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3万人,常住人口7.3万,益沅公路纵穿南北、资北干线横贯东西,是资阳区的产业新镇、人居重镇、近郊大镇。示范创建以来,长春镇在目标任务动态细化、面上推进扫盲清障、点上先行带动示范、要素保障全面强化等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一、部署更精细,目标任务动态调整

2019年,长春镇示范创建工作得到市区两级高度肯定,2020年,在区示范创建领导小组的指导下,长春镇按照“再巩固、再夯实、再提升”的总体要求,对全镇示范创建工作进行了新一轮工作任务再部署,突出分片任务细分、长效机制完善、监督体系确立等目标,确保了先进区域不松劲、后进村组鼓干劲。

(一)分片任务再细化。长春镇按照地理分布、资源特色、发展程度等指标,将23个村(社区)分为“益沅公路片区”“两湖周边片区”“资北干线片区”三大片区。2020年,长春镇在原有目标任务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益沅公路片区高标准基础设施、两湖周边片区生态综合整治、资北干线片区生态大堤+集镇改造等特色,对各片区、各村组整治任务进行了细分。同时,在原有全镇大排名、大评比的基础上,根据各片区基础不一、进度不同的现状,按照“整体排名、片区争先;面上打分、特色加分”的原则,进一步激发了各村示范创建的积极性,确保了后进村组想争先、能争先,迅速补齐短板、打造亮点,提升齐头并进、全域推进的整体合力。

(二)长效机制再完善。着力“长期有效、常态长效”的思路,对各村区域保洁联动、农户房前屋后三包、“最美庭院、示范路段”创建评比等长效机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进一步完善了镇-村-组-户联动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一是区域保洁联动方面。在原有网格化管理基础上,实行了动态绩效考核机制,设岗定责保洁员工资直接与绩效考核成绩挂钩,杜绝“设岗无定员、定责不履责”的情况。二是房前屋后三包方面。重点完善了考评指导方案,各项检查指标更加细化、量化,确保了可操性更强、加减分量更清晰,农户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三是“最美庭院、示范路段”创建评比方面。经过几轮评比实践,不断对《最美庭院、示范路段创建评比指导意见》进行完善,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评比细则、奖惩制度等进一步细化、量化、制度化、常态化,进一步提升了全镇居民的创建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考评监督更严格。按照三大片区划分和特色目标,在区示范创建领导小组部署下,与区直单位协同形成3个工作组、3个督查组,对3个片区进行了月度交叉、季度小结、年度考核督查,并组织开展了片区间互评互学、片区内评比排行等活动,促进了片区间“扬长补短”、片区内“互补协同”。 同时,按照资阳区“十项试点示范行动”方案,2020年长春镇15个村全力推进试点示范工作。区直部门单位、长春镇严格落实数据调度、实地检查等环节不放松,加大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截至9月份,十项试点示范行动全部验收通过。

二、基础更扎实,面上推进扫盲清障

2020年,区示范创建领导小组按照长春镇“一堤、两湖、三片、四路”的整体布局,结合整体示范创建工作进度,开展了资阳区(长春镇)面上“十项全面创建行动”,进一步夯实长春镇示范创建工作基础,确保示范创建“零盲区、无死角”。

(一)三方联动,全面完成村庄清洁行动。长春镇按照“一堤、两湖、三片、四路”的工作格局,采取了镇集中行动抓提升、保洁公司重点区域抓长效,强效推进村庄清整行动。一是集中行动抓提升。长春镇把防汛抗旱、水环境整治等中心任务,与示范创建工作整合推进。在防汛大堤沿线,以堤防整体提质工程为基础,对两线护坡20公里进行了全面清除扫障、视觉美化工程;结合长春垸河湖连通生态水利工程,投入资金105万元,投入人工3100多人次、调集大型机械、打捞船13台(艘),对两湖水域水面漂浮物两轮集中清理;累计集中拆除黄家湖、南门湖沿岸围垦79处、1300多亩。结合沟渠清淤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两湖上下游区域23条、60千米渠道的清浚任务,高标准打造流源桥渠、红旗渠等高标准样板渠。二是重点区域抓常态。与保洁公司重新签订区域保洁协议,由专业保洁队伍负责主干道路、两湖入湖口、湖河岸线、旅游景点等16处重点区域,全面实行包点分段网格式保洁清理,并进行每周检查、每月考绩,合同费用与检查、绩考成绩动态挂钩,确保了重点区域保洁有长效、监管出常态。

(二)多维考量,全面推进村庄规划编制。按照美丽乡村全域创建要求,长春镇在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同时,要求各村在严格执行土地利用上位规划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村发展时间表、产业发展方向、片区特色打造、生活空间拓展等因素,特别是将资金投入来源计划、集体经济发展规划、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加入规划编制,确保规划先行、量力而行、策定则行。截至目前,已完成23个村社区的建设规划编制,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

(三)稳步修复,全面开展“空心房”整治。按照“宜建则建,宜拆则拆,宜耕则耕”的原则,长春镇、各村(社区)分别成立了“空心房”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已组织对各村(社区)辖区进行了房屋权属等信息摸底,并将相关信息上报上级住建部门,协助住建部门核查、整改。

(四)加速推广,全面推进农村厕所改造。总结先锋桥村2019年度厕所改造工作经验,2020年,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在全镇广泛推广。长春镇结合试点经验,与技术公司合作,制定了可多选、可定制的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方案,实行了保障基础功能、用户自选拓展的模块化改厕模式,进一步加快推广速度。同时,按照各村摸排非卫生厕所数量,合理分解各村改厕任务目标,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实行以奖代投、验收奖励的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自主先行升级无害化厕所。截至目前,全镇已完成完成改厕任务2521户,全镇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3%。

(五)提前清零,全面推动农村公厕建设。制定了《长春镇全面开展农村公厕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重点围绕紫薇村、皇家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云梦方舟等旅游景区,积极争取、整合上级项目资金,将卫生公厕建设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截至目前,全镇已新建、改造卫生公厕42处,提前实现旱厕、陈旧公厕全面清零。

(六)加强投入,全面推进保洁机制完善。一是抓长效保持。以资北干线、319国道、益沅公路、益七公路为纵横轴线,以村组公路为延伸,各村通过党员义务服务、贫困户公益岗位、社会招聘等相结合,完成了公共区域日常保洁设岗定责,聘任专职保洁员110人、志愿者42人。对房前屋后日常保洁,逐步形成了“整齐洁净、庭院美观、景观打造”三类标准,由道路沿线向两边层层拓展、逐层提标。二是抓垃圾治理。示范创建以来,长春镇共配备各类垃圾桶8000多个,配备转运车辆6台,新建垃圾分类集中点25个,实现了全域覆盖。投入资金40万元,完成了原有香铺仑、过鹿坪垃圾中转站提质改造工程,计划新建1座垃圾中转站已完成选址工作,“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的垃圾治理四级模式进一步完善。

(七)争先创优,全面参与、开展多级评选活动。长春镇2019年-2020年期间,荣获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十佳”乡镇、2020年一季度人居环境整治全区排名第一,示范创建工作得到市区两级广泛好评。在镇一级,长春镇成立了创建示范督查考核小组,每月覆盖检查、每季度全镇大排名、片区小排名通报,每季度示范创建推进大会上前三名加大奖励力度,后三名表态发言,激发各村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进取心。同时,在村一级,进一步完善了《最美庭院、示范路段创建评比指导意见》,将农村清洁工程月度评比、房前屋后三包检查等工作有机整合,累计评选最美庭院110户、示范路段8条,并通过各村示范创建“红黑榜”等形式公示公开,对于连续两个月检查不合格的农户,由村干部、党员组长帮扶到户,确保下个月达标合格。

(八)政府引导,全面开展村庄绿化行动。按照“政府引导、自愿参与”的原则,长春镇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统一采购苗木,在益沅公路、香摇公路等干道沿线三十米范围内,先行推广村庄绿化工程。沿线各村按照绿化程度等分配,沿线农户自愿申请、政府安排技术指导、后期管护,目前,首批苗木成活率达93%,正在逐步推广扩面。同时,镇财政投入10万元奖励资金,将“景观苗木种植”等内容纳入《最美庭院、示范路段评比指导意见》作为加分项目,通过以奖代补鼓励农户投资投劳,在房前屋后、村组道路两侧种植景观苗木,引导村庄绿化行动不断向外延伸、拓展。2020年,成功引导企业投资投劳,对红旗渠等渠道沿线进行了绿化,成功探索了市场化运作模式。

(九)创新先行,全面探索农村污水处理付费模式。长春镇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依托先行先试优势,针对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的长效投入和管护,积极探索有偿治理模式,即政府集中投入、用户付费使用。目前,该模式已通过紫薇村、先锋桥村分散式污水处理试点向村民介绍相关政策,正在协商收费标准等,预计年内在上述两村开始试点推行,推行后用户污水处理费将随自来水费一并收取,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后续养护。

(十)自助造血,全面开展消灭村集体经济“空壳村”行动。指导各村完善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针对4个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进行了专项指导,并通盘考虑基础设施项目落地,确保项目投入进一步激发集体经济活力。其中,打伞树村集体经济收入26.2万元,官楼坪村黄桃合作社、李家坪柑橘合作社等形成了特色产业品牌。

三、特色更突出,点上先行带动示范

2020年,在区示范创建领导小组指导下,长春镇发挥区域特色,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带动、全域推广”的思路,积极推进“十项试点示范行动”,打造了一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试点示范村,成为了各项举措全域推广的生动样板。目前,十项试点示范均已通过区及验收,正逐步进行推广。

(一)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在省级美丽乡村紫薇村垃圾分类模式的基础上,示范创建以来,长春镇在先锋桥村推进垃圾分类试点示范工作。一是明确责任、分解到户。经过村民大会商议,先锋桥村将垃圾分类减量责任,分解包干到户,明确了农户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责任,督促农户对出户垃圾搞好“首次分拣”“首次减量”。二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为各农户全部配备了分类垃圾桶,并新建垃圾分类集中回收点25个,拆除、清理老旧垃圾池3个。同时,引入技术公司,在全村推广了酵素处理模式,目前全村104个酵素处理设备运转良好。三是深入宣传、加强管理。通过流动广播、上门宣传、公示公开等方式,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宣传讲解,教会农户如何合理地选择“卖、沤、埋、喂、送”等处理手段,通过学校“小手牵大手”、党员“家族宣传员”等活动,确保分类知识传播到人、分类责任如心如脑。同时,先锋桥村将垃圾分类纳入该村“最美庭院、示范路段”评比范畴,把垃圾不混合、分类再出户等内容作为星级户、示范段的重要考核指标。

(二)生活污水治理试点示范。在紫薇村,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试点建设,居民聚居区居民生活污水实现了全部集中收集、专业处理、达标排放。2020年,长春镇按照区住建部门规划,重点针对文化旅游产业、高密度人口聚居区推广该系统,目前已完成建设13个,惠及近4万人集中居住居民,占全镇总人口的48%。同时,针对污水处理设备后续管护,正在进行付费使用、筹资共建等创新模式的相关调研论证。

(三)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试点示范行动。在黄家湖沿岸,重点开展黑臭水体整治试点示范。对黄家湖5个入湖口实行区镇村三级责任制,安排专门保洁人员负责入湖口水面保洁;中止了黄家湖水面承包合同,对黄家湖水域全面实行禁投禁肥,将黄家湖水域岸线水面漂浮物、水葫芦纳入周边村龙凤港、黄家湖村及保洁公司日常网格化保洁范围同时,结合沟渠清淤三年行动计划,将黄家湖上下游沟渠作为重点清浚对象,全镇范围内共完成清浚61条、152千米,并按照上级环保部门指导,在黄家湖上游渠道试点了生物酶沉降技术,并完成了黄家湖休闲旅游度假区污水处理设备建设,配合长春污水处理厂进行除磷技术改造,进一步确保了入渠入湖水质达标。黄家湖水质今年1-9月持续稳定达到Ⅲ类水标准。

(四)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深入结合“厕所革命”,在新源村重点针对畜禽养殖业试点开展粪污资源化利用。重拳出击,拆除了粪污直排的曾乐文养猪场等8处违规养殖建筑,拆除面积1600多平米,对畜禽粪污直排行为起到了很好的震慑作用。重点扶持引导该村瑞慧实业完成投资1亿元,完成了高标准生态养殖场建设,其中该项目专门设置了粪污处理区,通过沼气发电、沼肥回林等技术,实现了粪污高效资源化利用,成为林业部门技术示范单位之一,为全镇大型养殖场所技术改造提供了较好的借鉴。经区级验收,该村目前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

(五)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示范。2019年以龙凤港村为试点,并已向全镇推广。目前,全镇针对黄家湖、南门湖禁养退养范围内进行了多轮复养清查,未发现违规复养情况;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备实现了全覆盖,农户畜禽散养行为进一步规范。同时,结合蓝天保卫战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对秸秆焚烧行为进行了坚决取缔,全镇去年累计扑灭焚烧点21处、行政处罚12人。通过中正农业统防统治技术、稻虾套养技术等新技术的逐步推广,农药化肥用量实现了减量增效。全镇试点村规模养殖场禽畜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2%,禽畜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8%,化肥、农药用量实现减量增效。

(六)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示范。目前,长春镇已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1个(紫薇村)、市级美丽乡村2个(先锋桥村、李家坪村)、区级美丽乡村2个(过鹿坪、打伞树)。紫薇村正在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先锋桥正在申报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伞树村正在申报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甘溪港、双利等村正在申报创建区级美丽乡村。

(七)乡村旅游点创建试点示范。坚持“以游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结合紫薇村乡村旅游发展优势,以紫薇村一园一环一轴一中心为核心区域,对照《湖南省乡村旅游点星级评定准则》要求,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并引导扶持特色农家乐、砖窑文化园等产业项目,鼓励村民规范开办益阳擂茶、浸摊子等摊点。同时,以迎香公路、粑新公路等道路项目为延伸线,整合周边7个行政村文化旅游资源,城乡统筹示范片、文旅产业集群已规划成型。目前,紫薇村正在申报湖南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点。

(八)宅基地管理试点示范。在官楼坪村、香山村、双利村,尝试探索了突出村民理事会在宅基地申请、退出、流转、收益分配等事务中的自主管理模式,并在全镇推广。结合“一门式服务”要求,在镇一级审批流程、服务时限进一步简化、压缩,得到群众广泛好评。试点推广以来,全镇因宅基地纠纷引发的各类纠纷矛盾下降45%。同时,结合“空心房”专项整治,在上述试点村探索了废弃、闲置宅基地快速清理、让渡、确权的长效管理机制,着重理清土地权属历史遗留问题,更好地解决人地矛盾,确保村民安居乐业。

(九)长效管护机制建设试点示范。在打伞树、甘溪港村、沿河垸村试点开展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特色机制探索。其中,打伞树村依托良好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通过盘活集体资产、打包流转等方式,吸引项目投资的同时,综合运用项目资金、流转收益,反哺人居环境整治。甘溪港村把乡村治理与人居环境组合推进,着重改变脏乱差的乡村面貌,通过党员带头干、干部带头干,凝聚村民向心力,化解矛盾误会,在群众心中树立党支部的良好形象,把信访难点村,逐步变成了人居环境先进村。沿河垸村克服资金投入不足的困难,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党员组长带头包片包段,主动把房前屋后三包逐步向村组道路延伸,用实际行动发动全民参与、人人出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十)乡风文明和乡村治理试点示范。结合全市创文工作要求,龙凤港村发动乡贤、群众筹资投劳,投资430万元,率先完成了“七个一”文化设施建设,建成了村民文化戏台、健身器材广场、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依托配套设施,积极开展村民读书月、广场舞比赛、送戏下乡义演等文娱活动,引导村民养成健康向上的文娱新风尚。同时,组织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设置公益广告文化墙、宣传栏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宣传,结合党员活动日等契机,广泛开展龙凤港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涌现出一批移风易俗、道德模范先进典型。

四、保障更全面,多元渠道组合发力

2020年以来,长春镇着力于强化长效保障,在投入渠道、参与人群、宣传方式等方面,突出多元化特色,确保综合保障长期有效,大力营造出了多方投入、全民参与、深入广泛的示范创建社会氛围。

(一)投入渠道多元化。一是在立项增资、招商引资方面。在保证镇财政投入力度的同时,一方面围绕示范创建工作,盘活项目资金篮子,最大程度发挥资金效能。另一方面,重点招引产业项目,吸引项目配套投入示范创建工作。例如,过鹿坪镇提质改造过程中,沿线房屋老旧、景观较差是难题,长春镇通过吸引湖南怡康养老现代养老公寓项目,既为过鹿坪集镇及周边村赢得了发展养老配套周边产业的良机,也利用项目养老康养投入,解决了成片老旧房屋的景观打造问题。二是在社会投入、创新模式方面。同时,积极探索了“谁受益、谁投入;谁使用、谁付费”的新模式,在垃圾污水处理、道路桥梁建设、景观亮化打造等方面,除了试点使用收费模式外,鼓励周边收益企业主动投入,政府以奖带投、灵活布局,利用奖励资金杠杆,更好地带动基础设施水平稳步提升。

(二)参与人群多元化。一是党员、志愿者动员方面。结合主题党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各村分批次安排在家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志愿者等,广泛参与到巡河护河、公共区域保洁、垃圾分类减量等示范创建工作任务中来。镇村两级共组织了相关主题党日活动220次,志愿活动72次,累计参与人数6300多人次。二是贫困户扶贫扶志方面。结合精准扶贫工作要求,长春镇各村在保洁员设岗定责过程中,按照本村贫困户劳动能力,设置一定比例的公益岗位,帮助贫困户自食其力,激发自主脱贫动力,全镇110多个保洁员岗位中,目前有贫困户35人。三是乡贤发动方面。示范创建过程中,各村充分挖掘乡贤在资金投入、项目推荐、宣传号召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乡亲乡愁、党员带头,发动乡贤投身家乡示范创建工作,涌现出一批乡贤典范。

(三)宣传发动多元化。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各村积极创新宣传发动办法,通过网络宣传、流动宣传等形式,为确保疫情防控、示范创建“两手抓、两不误”。在宣传方面,长春镇进一步完善新闻信息报送奖励措施,鼓励各村积极提供示范创建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事例,运用“资阳长春”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把示范创建相关知识、动态送进村民的口袋里。创建以来共报送、发布各类示范创建相关新闻信息126条,转发累计突破31000次。在发动方面,疫情防控期间,长春镇各村利用各农户劳动力在家的优势,集中开展房前屋后三包整治、公共区域分段整治等行动,在疫情防控上门走访的同时,宣传示范创建知识、动员全民参与整治,实现了疫情防控不松劲、示范创建不减速,确保了示范创建工作整体序时进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