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桥镇位于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西北部,与常德市汉寿县接壤,迎风桥镇人杰地灵,是我国已故著名教育家张国基的家乡。总面积共有57平方千米,人口35645人,辖内共有八个村和一个社区,我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强基、产业提质富民、和谐发展固本”的总体定位和思路,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一、基本介绍
1、乡村要振兴,文化振兴是内在灵魂
乡村振兴时应该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在文化振兴方面,我们镇广泛开展“道德讲堂”,精心组织开展文明模范评选、最美家庭评选等工作,树立曹弗保等一批最美家庭模范,开展文艺演出进乡村,组织“三下乡”文艺汇演,丰富村民的文娱生活。除此以外,我们镇积极宣传创文创卫思想,利用宣传栏,“村村响”、传单、入户宣传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让村民了解创文创卫思想,提升村民素质。
2、乡村要振兴,生态振兴是发展基础
振兴乡村,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我镇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二是要加强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农村地区基本生活设施。
3、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根本保证
只有振兴乡村的产业,才能增加乡村的“血液”,乡村的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产业振兴,我镇因地制宜,种植的主要苗木品种达29种之多,其中尤以香樟最为出名,“迎风香樟”在国内颇负盛名。目前以形成了以鲜鱼塘、新塘村、新花园村为中心的香樟苗木基地和以新塘村、迎风桥村为中心的桂花苗木基地。
4、乡村要振兴,教育振兴是重要支撑
我镇是著名教育家张国基的故乡,我镇以教育特色小镇为主抓手,实力打造“国基故里,教育小镇”,我镇现有益阳国基实验学校、益阳职业技术学院、益阳市第一职业中专学校、益阳高平学校迎风校区、益阳华德博才学校、卓帆创二代学校、迎风桥镇中心学校等。
二、存在的问题
1、农民群众积极性未得到充分发挥。我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依靠的主要力量任然是镇村干部和部分党员、组长,农民群众的主题地位仍未凸显。
2、资金短缺,由于本镇经济基础薄弱,财力有限,又缺乏上级财政支持,是得我镇在乡村征兴实施进程缓慢,离上级的要求和农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1、规划先行,做好三个规划。一是划部门牵头做好农村建设规划,确保农村水利、交通、住房等各项建设有序推进;二是由农业部门做好现代农业产业区域规划,根据现有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示范引领,做好示范区域建设。通过示范引领,总结归纳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的发展经验。
3、强化调度,增加全镇区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镇特色教育小镇建设、农村安全饮水提质工程等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