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资阳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着力推进污水治理全覆盖和达标排放。2018年起,资阳区全力推进五镇一乡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采取EPC项目总承包的方式,由湖南教建集团中标建设。2018年完成新桥河、迎风桥、沙头、茈湖口、长春等乡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5000吨/日,服务人口5万人以上;2019年、2020年完成张家塞乡及黄家湖周边分散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增污水处理能力3000吨/日,服务人口3万人以上。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乡镇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49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8100吨/日),服务人口(9万人)以上,配套管网建设83公里,基本实现乡镇集中居住区污水治理全覆盖,为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一是提高认识。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理论,把乡镇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先后组织到浙江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借鉴先进地区的污水治理经验,强力推进乡镇污水治理工作。二是明确目标。制定了《资阳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按照系统治理、协调推进的原则,将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工业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河道治理通盘谋划实施,形成水环境治理的一盘棋格局,明确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和达标排放。三是强化调度。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专题调度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将乡镇污水治理纳入全区人居环境整治、新型城镇化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考核督查,确保污水治理工作按计划有序推进。
二、科学规划,统筹推进
一是合理布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制定全区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将专项规划的制定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布局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有机衔接起来,在深入调研、现场勘查、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全区五镇一乡的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二是压实责任。明确区城投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单位,负责筹融资工作;区住建局作为牵头实施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各乡镇作为配合实施单位,负责项目选址、施工环境维护和建成后运行管理。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保障投入。我区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近2亿元,通过加大立项争资力度,积极申报省级洞庭湖流域专项、污水处理奖补、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共计争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2632万元。推动社会力量及融资平台参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
三、建管并重,长效管理
一是保证建设质量。坚持质量第一、建出精品,严格工程设计标准、质量监管、竣工验收和保修维护责任,确保污水处理工程精品建设、长久使用,经得起实践和时间的检验。二是加强长效管理。目前,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产生的费用主要有电费、折旧、清淤、人工、管理费用等几个部分,合计折算为0.6元/吨。下一步我们将依据省里出台的相关政策,建立和完善乡镇污水处理收费机制,确保设施正常、稳定、有效运行,持续发挥其生态和社会效益。
下阶段,将着力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管网建设。结合人居环境改善、道路建设等项目,加快推进污水收纳管网建设,加大污水管网改造和建设力度,建设完善的配套管网,扩大乡镇集中居住区污水治理覆盖面,提高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效益,争创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县(区)。二是抓运行监管。加强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不定期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水质检测,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的长效机制,提高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督管理水平,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