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将继续围绕“四区两园”目标,将园区建成省级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创业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孵化平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展示窗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引领基地,全力推动园区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发展。委托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编制《益阳市资阳区木槿产业规划(2023-2027)》,并形成初稿。协助完成中规院黄家湖片区规划并上会通过;协助完善木槿产业园发展规划;协助完成园区内其他村多规合一规划;加快推进紫薇村多规合一规划的审批,促进成果应用,落实相关建设用地指标,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将环湖路打造成木槿景观大道;启动环村健身步道规划设计工作;规划紫薇村商业样板街蓝图;启动紫薇村、先锋桥、幸福村乡村旅游环线规划。
(二)狠抓项目落实促提升。持之以恒地继续与市、区自然资源局对接紫薇动物王国项目和木槿综合产业园项目的用地规划审批工作,力促项目及时开工建设。积极对接苗木交易市场选址,促成落户园区。抓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示范园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中的建设内容落实情况,督促各个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按照要求落实助农扶农措施,完善相关佐证资料,确保财政扶持资金正确使用,做好迎接各级部门督查的准备工作,力争实现达标优秀。全面完成高炮宣传牌选址及建设。
(三)拓宽招商引资渠道。以“四区两园”为平台载体,以“做活花经济、做优花文章”为重点,结合现代农业、研学教育、花卉苗木、生态旅游四大产业,创新招商举措,广泛开展走出去、引进来的招商活动,稳步推进园区现存项目良好运转的同时,促进益炫展示平台建设,促成叶姿国际与先锋桥村的木槿花粗萃取生产线建设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创造条件着手申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健身步道项目等立项争资工作,积极争取资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木槿综合产业园项目专项债的落实。
(四)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院校开展深入实质性的合作,重点与湖南农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加强联系对接。引进高端人才为园区提供智力支持,通过共同合作试种试养、新品种推广、产业技术升级等多种举措,发现新品种,培育新模式。培育2家以上农业高新技术企业,依托叶姿生物、益炫智慧农业、粮康食邦等农业科技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集中打造成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力争组建1家农业科技成果孵化中心,探索打造1个木槿科技小院。联合紫薇逸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共同打造资阳区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主阵地,为“四区两园”创建提供人才保障和科技支撑。联合食品加工园企业,促成企业与村合作社合作,实现订单农业新突破。
(五)提升木槿产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一是引进木槿植物资源研究中心。全力促成湖南叶姿生物有限公司与省内外权威院校达成长期的战略研发合作,深入研发木槿系列产品,申报制订木槿产品行业标准。二是打造木槿种质基因库和木槿花海。新建国内唯一的木槿种质基因库,打造木槿花海,成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三是招引企业入园。拓宽视野,引进木槿日化企业入驻长春经开区,联合湖南匠心人食品有限公司加入木槿食品研发、加工和产品上市,打造全产业链条。培育1-2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启动木槿产品的生产与加工,形成木槿日化、食品、医药、手工艺等生产企业集聚效应。全力促成叶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植物萃取线落户先锋桥村,邀请市自然资源局对生产线厂房选址进行现场踏勘,待审批意见回复后办理相关用地及建设许可,力争于12月底启动厂房建设。四是深化品牌建设。持续推进木槿花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项目申报及化妆品原料目录备案工作,启动申报“银城木槿”等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举办2024木槿花文化旅游节,设立木槿文化展览馆,深挖木槿文化资源、开发木槿文创产品、木槿故事,逐步将木槿综合产业园区打造成省级乃至国家级特色产业园区。
(六)加强队伍建设凝聚合力。一是把好党建“方向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注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理论水平和综合能力。以党建统揽园区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各领域党建互促互动、整体推进的“一盘棋”工作格局。二是用好意识形态“导航仪”。园区党工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抓好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及时学习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的学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园区思想文化宣传、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系好廉洁“安全带”。针对园区实际,重点围绕日常监督、项目建设、财务管理、选人用人等方面加强监督检查,从源头上遏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打造理想信念坚定、忠诚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