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抓困难群众精准救助优服务让兜底保障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2023-11-20 14:57 信息来源:区民政局 作者:社会救助股、办公室 浏览量: 【字体: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中兜底性、基础性的制度安排,资阳区民政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多措并举推进社会救助高质量发展。让社会救助更加丰富、更有温度。

  主要做法

  (一)确定范围,精准锁定救助对象。

  一是明确区内家庭收入项目内容,完善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办法,细化因就学、就医、必要就业等刚性支出扣减和劳动力系数计算等措施,综合评估,精准认定救助对象,完成从原有分档救助向精准补差救助的转变。二是建立相对贫困人口与救助政策双向主动发现机制。线下通过“网小格”即时申报诉求、社区救助服务站社工常态化走访主动核实、党员包保联系困难群众三管齐下及时了解收集群众信息。线上搭建主动发现机制平台,通过监测多维致困因素,智能评估家庭条件,主动匹配救助政策。三是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全区社会救助对象认定清理整顿工作,积极开展动态管理工作。截至10月通过动态管理,清退死亡、不符合条件等情况城乡低保共1213人,新增符合条件城乡低保1493人;调整清退118人(死亡、自然减员)停止享受城乡特困人员待遇,新增符合特困人员享受条件对象108人。

  (二)明确内容,积极开展救助服务。

  把握“互联网+”时代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变化、新特点,将智慧党建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在社区内,通过整合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职能部门送服务下乡进社区,将救助事项纳入党建工作,明确网格员为社会救助顾问;政府梳理惠民清单,基层摸排分层分类列出需求清单,针对需求清单展开基本生活或医疗、住房、教育等服务,运用惠民、需求、服务三张清单,实现多样化社会救助。

  (三)完善机制,全面规范救助管理。

  一是完善临时救助。建立健全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提高“救急难”快速发现和主动响应能力;加大公示力度,建好台账和救助明细表,所有救助对象均在村、社区公示栏进行公示;加大监管力度,各乡镇(街道)每月向社会救助股汇报下拨资金使用情况;加强临时救助档案管理,建立健全档案制度,对临时救助对象进行一户一档管理,及时将临时救助情况录入湖南省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临时救助申请网上审核审批,实现临时救助信息化管理。二是完善审批机制,通过公开救助政策、公开救助对象基本信息,力争使困难群众公平共享各类救助资源。

  (四)共享数据,切实提高救助效率。

  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加强部门之间数据比对,持续纠治“人情保”、“关系保”、“政策保”。与乡村振兴局建立每月重点信息推送机制,接收乡村振兴局数据2416条,和乡镇共同核实后,将594户对象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持续高度关注余下对象;建立与医保和残联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互通,重点关注自付医疗费较高家庭与未纳入保障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确保救助积极主动;高度关注因病致贫户、易返贫致贫户,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数据库,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与检察院建立服刑人员信息推送机制;完成2023年在保对象家庭经济核对工作,准确、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的保障人员,确保应退尽退。

  取得的成效

  (一)实现从“兜住底”向“兜好底”转变。

  从2023年1月起,我区农村低保标准由4600元/年提高到5016元/年,农村特困供养标准由5980元/年提高到6528元/年,城市低保标准由600元/月提高到650元/月,城市特困供养标准由每人780元/月提高到845元/月。提标资金补发已在4月完成,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实现从“兜住底”向“兜好底”转变。

  (二)实现“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

  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不断整合救助资源,培育救助主体,发掘救助力量,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救助格局。以困难群众为导向,聚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力量,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链接资源,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救助。再扩面“党建+社会救助”,新增大码头街道金花坪社区、鹅羊池社区,汽车路街道文昌阁社区、人民路社区4个试点单位。将家庭困境的承担主体转化为由政府、社会组织、社区邻里、家庭互助等多元共担的格局。

  (三)实现从“传统救助”向“智慧救助”转变。

  搭建统一办理模块,从困难对象的救助申请提交到村级受理初审、乡镇入户核实、区级抽查复核实现了全程电子化。困难群众可通过手机登录公众号自主完成网上申报,在线查询办理进度,同时完善了社会救助留痕、追溯、监管等功能,进一步强化了核查管理工作。自2020年10月系统运行至今,网上办线上总申请5496人次,符合条件已纳入保障人数3201人次。开发新模块,困难群众每季度可通过手机实现自主打卡签到,逐步将以前集中签到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主手机签到、部分集体签到、社区上门服务的多样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方便群众,有效杜绝了“僵尸保”、“死亡保”。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柜,困难群众需要即可自行查阅、打印领取低保、特困证,用数据跑路代替了人员跑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实现从“传统救助”向“智慧救助”转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