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2448806248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畜牧水产业资源保护和质量监督。 |
|||
住 所 |
益阳市资阳区三益街曙光路14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建强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1.06 |
253.04 |
|||
网上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条例执行,2024年未进行变更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一)工作亮点 1.龙头企业带动畜牧业发展。资阳区作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我中心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大力培育壮大养殖龙头企业。全区目前有生猪规模养殖场50个,其中年出栏万头以上大型养殖场10个。全区有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6个,省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4个。有1个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标准化示范场。存栏万羽以上的蛋鸡和肉鸡养殖场97个。龙头企业带动了畜牧业持续稳定高质量发展。2.畜禽水产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区内有湘大、新希望、海大等3家上市饲料企业和4家中小饲料生产企业,有国家A类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省级龙头企业湖南颐丰食品有限公司和2个B类屠宰点,有银城湘味、缺牙齿等20多家畜禽水产品加工企业,有益阳市红联大市场、学门口等冷链、交易的集散场所,有渔业休闲、餐饮基地和门店100余家。另外还有弘源生物粪污集中处理中心和裕丰环保科技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等。形成了从饲料生产、养殖、加工和冷链运输等畜禽水产养殖全产业链。3.粪污处理设施和工艺全市领先。引导畜禽养殖场(户)引进先进粪污处理设备和工艺,取代传统落后的沼气发酵模式。全区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1.98%,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二)工作开展情况 1.畜牧渔业生产情况。预计全区生猪饲养量95.36万头,其中存栏36.72万头,出栏58.64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36万头;牛饲养量预计为1.38万头,其中出栏0.42万头,存栏0.96万头;羊饲养量为1.77万头,其中出栏0.83万头,存栏0.94万头;家禽饲养量为531.74万羽,其中出笼257.26万羽,存笼274.48万羽;禽蛋产量1.08万吨。全区养殖水面105492亩(其中池塘50250亩,湖泊44018亩,水库6930亩,河沟4294亩),稻田养殖面积105829亩,与去年持平。全年水产品总产量39162吨,比去年增长4.93%,全年渔业经济总产值20.95亿元,比去年增长12.82%。2.深入推进生猪生产保供和优质湘猪工程。落实生猪产能调控政策措施,存栏母猪控制在3.4万头左右,稳固基础生产能力。继续鼓励和指导瑞慧实业、迎辉生猪等规模养殖场开展生产;协调、指导和督促富汇生态生猪规模场和少锋生猪规模场项目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并已投入生产,预计可新增产能2.5万头左右。实施了优质湘猪工程,支持养殖企业引种、养殖场户改扩建、粪污设施改造升级等。3.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指导渔场以及示范场(基地)做好生产规划和养殖生产,指导有关企业做好项目申报与实施。二是开展健康养殖技术推广。指导开展水产养殖用药减量、养殖尾水治理、稻渔综合种养、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等技术推广工作。发放水产健康养殖、稻渔综合种养、水产用药明白纸等技术资料3000余份,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及尾水治理培训,参训200人次。三是进一步擦亮“中国鲫鱼之乡”区域品牌。指导5个示范基地基本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明天农业科技正在进行稻鱼米、稻鱼等产品的商标注册和产品包装设计,注册商标为“鲫祥鱼益”、“田鲫”,区鱼类良种繁育场现代繁育工厂今年已开展鳜鱼及四大家鱼等优质苗种繁育工作。4.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一是做好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开展了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畜禽群体常年免疫密度达到了90%、应免畜禽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二是开展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等疫病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开展了“大清洗、大消毒”专项行动,有效净化了养殖环境,降低了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维护了养殖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三是加强疫情监测排查。排查养殖场365户,屠宰场3个,无害化处理场1个,共计采样4100份。同时加强动物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四是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委托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对病死畜禽进行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全区共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生猪25075头、家禽2631羽、牛33头、羊22头、狗15条、屠宰产品578817公斤。五是开展动物血吸虫病的查治与防治工作。继续实行“一查两治”模式,提高防治措施精准性,我区达到了省级动物血吸虫病消除标准。5.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一是开展质量安全培训。举办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使用等培训,强化生产者主体责任,引导养殖户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二是加强源头监管。加强饲料、兽(渔)药等养殖投入品监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指导养殖场(户)科学合理使用饲料、兽(渔)药,59个养殖场(户)完成兽药减量化行动目标,从源头保障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接受上级监测抽样233批次。三是加强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派驻官方兽医常驻屠宰企业加强监管,落实产地和产品检疫等措施要求。截至目前,全区检疫生猪51.57万头、牛98头、家禽221.19万羽,检疫猪肉产品13.09万吨。 6.养殖污染防治情况。一是指导畜禽养殖场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推动“世行”贷款项目,完成了110个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核实与上报工作,通过了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利用率年度目标的核验。并对畜禽规模场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台账及粪污消纳协议进行监管,追根溯源,使养殖场粪污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指导弘源生物开展畜禽粪污收集和有机肥生产,协调瑞慧实业完成了第一期有机肥厂的建设。二是规范湖泊水库养殖行为,开展禁肥禁饵明察暗访,现场检查31次,暗访19次。三是指导张家塞乡柞树村经济合作社实施了池塘升级改造与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化建设项目,有效提高了水产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尾水对环境的影响。四是完成了2024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2个问题的验收销号工作。7.加强渔业资源保护。一是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和资水涉渔工程渔业生态修复。在资江和黄家湖投放鳜鱼、黄颡鱼、鲶鱼等优质苗种1175.56万尾,有效补充经济鱼类种群数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二是铺设人工鱼巢。在资江刘公滩段设置人工鱼巢17000个,有助于鱼卵附着、孵化,为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和生长、索饵及庇敌的场所,养护江湖鱼类资源。8.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开展养殖业安全生产检查指导和宣传,现场检查指导并发放安全生产宣传资料等600余份。排查隐患90人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清单,责令其迅速整改到位,特别是在1-2月冰冻雨雪天气和主汛期期间,通过现场指导防灾救灾和推送预警信息,确保了畜牧水产行业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9.乡村振兴工作。派2名工作人员常驻帮扶村开展乡村振兴,持续推进帮扶工作,增强帮扶实效,并协助村支两委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中心主任多次前往合兴村调研督导乡村振兴工作;结对帮扶责任人与帮扶对象保持密切沟通。我中心机关党支部与合兴村党总支部开展“城乡结对 联建助力乡村振兴”行动。10.法治政府建设。一是利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主题党日、如法网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国家、党内和畜牧水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提高党员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意识。二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坚持执行民主集中制,对涉及“权、钱、人”等重大问题采取多方论证、集体表决的方法,有效地防止了个人和集体腐败。11.信访维稳工作。做好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原乡镇兽医站分流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对省委巡视组交办的4起重点信访件,按照工作要求制定了包保方案并答复到位。12.其他工作。扎实开展创文巩卫、招商引资、立项争资、禁毒、综治、市长热线、河湖长制等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25年02月21日至2028年02月20日 |
|||
绩 效 和 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绩效考核结果合格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