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24468928085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市资阳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 |
法定代表人 |
孙志刚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提供管理保障。负责土地承包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等工作 |
|||
住 所 |
资阳区人民路18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孙志刚 |
|||
开办资金 |
11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9.07 |
229.11 |
|||
网上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 |
从业人数 |
1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1.农村宅基地使用和改革。全区受理63宗村民新建房,审批42宗、审批面积6320平方米。2.农村土地纠纷仲裁。完善了仲裁工作体系建设,各乡镇均成立了仲裁委员会,制定了仲裁委员会章程,设立了仲裁工作办公室。截至目前,全区受理2起承包地纠纷,1起村内调解、1起乡镇内调解。3.土地流转工作。区委区政府明确了涉农资金整合渠道,制定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方案,整合涉农资金支持土地流转公司和大户。截至目前,全区流转农村土地41.96万亩,占农用地面积的58.1%,其中耕地流转25.9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7.97%,林地流转面积达9.3万亩、养殖水面流转面积6.52万亩。4.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小农户联合生产,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益阳市资阳区十代全程水稻专业合作社采取“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5.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统一印制了《资阳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合同》及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的确认和补助资金申领表,并对村级审核、乡镇审核上报、区审核拨付财政补助资金等工作的操作程序进行了细化,明确了审核要求,强化了公示内容,实行“谁核实、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查机制。6.农村集体“三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共查摆出财务管理、合同归档、资产管理不规范等六大类188个问题,通过自查自纠、督查提示基本上完成了整改,目前进入整章建制阶段。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正行文制定《资阳区农村集体组织“三资”管理办法(试行)》,就报账流程、报账单、财务公开、发票报账、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流程、农村集体项目流程、四议两公开流程等各方面作了详细的解析说明,形成良好的“三资”工作模式。7.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区委组织部牵头制定了《资阳区支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三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益资组通〔2023〕7号)文件,明确到2023年底,全区各村级集体年经营收入均达7万元以上,年经营收入增长6%以上。8.农民增收工作。2023年前三季度,资阳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75元,同比增长5.1%,增速在全市排第2位,高出全市增速0.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671元,同比增长4.1%,增速在全市排第3位,高出全市增速0.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77元,同比增长6.1%,增速在全市排第2位,高出全市增速0.2个百分点。9.乡村治理工作。长春镇先锋桥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带动村民致富增收为目标,以木槿产业为抓手,着力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今年9月入选农业农村部发布的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10.农民权益维护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狠抓涉农收费行为的规范。一是清理了违规收费项目。今年上半年,由区减负办牵头,深入到相关责任单位、6个乡镇就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建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等涉农收费行为,采取听汇报、查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清退违规收费1.6万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4309024468908085 有效期:自2023年09月19日至2028年09月18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绩效:二类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