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26828299748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市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邓江华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依据区人民政府授权,组织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申请,审核、核发各类批准文件、证照;对纳入中心办理的审批、办证、收费项目,督促各单位按规定办理服务对象的申请事项;负责窗口和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对全区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
|||
住 所 |
资阳区工人路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邓江华 |
|||
开办资金 |
1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2 |
195 |
|||
网上名称 |
益阳市资阳区政务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9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永葆政治本色,固本强基重青年 区政务服务中心党组高度重视青年文明号创建,以“政治引领 严管厚爱”为宗旨,持续深化青年干职工教育。 (一)把握政治方向、涵养政治生态。号召青年干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反复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常态化开展党性教育,引导培养青年成长。近两年来先后培养4名入党积极分子,2名发展对象。特别是在疫情最危急的时刻,还有2名机关青年主动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二)规范组织管理,强化组织规矩。机关团委组织健全、制度规范。针对政务中心的特殊性,机关团委创新开展窗口青年干职工双重网格化管理。将各单位派驻政务大厅工作人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划分为网格小组,3层级7小组,让外派青年找到归属感,不再“边缘化”。 (三)倡导学习主动、提升学习效果。周五下午为“学习时”,研读政策、钻研业务。按月开展学习强国竞赛。班子成员轮流为青年上党课,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召青年努力奋斗。2022年外聘专家上课6次。鼓励青年自学,每人每年利用“湖南省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和“湖南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平台”完成学习时长80课时以上。建成宽敞明亮的“党建书屋”、包罗万象的电子图书馆,干职工有了宁静舒适的学习环境。组织窗口服务诗歌创作、“奋斗百年”朗诵、廉政家书征文、“微党课”宣讲等。持续2年的“读一本好书”思想交流会按月开展,分享、讨论、点评各自喜爱的好书,大家参与热情非常高。 (四)关注青年诉求,搭建青年平台。每月9日为中心主要负责人与青年干职工“交流日”,解答思想上的困惑,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引导干职工积极参与政务大厅管理,共建共享,根据岗位认领完成情况奖励“先锋分”。给青年干职工加担子、搭台子。采用大厅管理课竞聘制,为青年干职工提供一展身手的舞台。积极选拔任用青年干部,中心现任中层骨干80%为35岁以下。 二、坚持奉献底色,立志为民在青年 (一)急民所急、尽心尽力解难题。一是“群众最需要处靠青年”。成立“特殊群体”青年服务队,为老弱病残群众主动“帮代办”;开设“党员帮办难事”专窗,专门解决各窗口“办不成”“难办”的事,获《湖南日报》等省市媒体点赞。二是解决“难点”“堵点”靠青年。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四级体验办。组织全区378名青年干职工化身群众“走流程”,梳理问题、集中攻坚。 (二)寒来暑往,志愿服务勇担当。中心青年干职工100%注册为志愿者。走进崭新明亮的政务大厅,导办志愿者主动上前;在取号机旁和业务繁忙的窗口,志愿者引导市民文明排队相互礼让;禁烟劝导员坚持日常巡查。在政务大厅二、三楼各设置1个雷锋志愿服务岗,服务岗里整齐地摆放着爱心药盒、便民服务箱、雨伞、老花镜等。 (三)城乡共建,创文助农共发展。积极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结对三圣殿社区,助力文明建设。志愿者们来到居民区,指导垃圾分类;挨家挨户地走访商户,宣传禁毒知识;持续开展“智慧助老”活动,手把手指导老人使用APP查询公交、生存认证、社保缴费等;“保护母亲河”巡河清扫;上路执勤保障学生交通安全。在脱贫攻坚奋战中,中心青年干职工先后结对了长春镇和新桥河镇4个村,帮忙销售农产品、找工作、联系医疗救助、争取项目资金、特困慰问等,为整村脱贫做出突出贡献。 三、彰显服务特色,减证便民看青年 (一)做好优化环节的减法,做实基础服务的加法。全体青年干职工在深化“放管服”和“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中大显身手。强化首席代表和窗口授权,解决“多头跑”问题。“企业开办”涉及7个部门单位,却可以2小时办结;“工程建设专区”实现12个部门单位联合审批。深入推进办事流程优化再造,减时间、减材料、减环节、减跑动、减费用。率先开展“校车许可一件事一次办”,将过去需跑7个部门单位找14人签字盖17个公章,提交8次共50余份材料,优化至现在只要提交“一张表单”,一次性提交5项材料,获《中国教育报》点赞。坚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创新“评残办证无纸化”,真正实现“一次不跑也能办证”。“农村建设一件事一次办”由原来需3个月办理压缩至13个工作日。与此同时,“违章建筑六不通”有效解决了农村自建房安全监管问题,获《人民日报》报道。资阳的典型做法获毛伟明省长亲自批示。 (二)跑出“加速度”,增强“软实力”。为提升资阳政务服务水平,全体青年干职工脚踏实地,扎实提升行政效能。2022年,全区法定提速率99.79%,承诺压缩率88.44%,事项覆盖率99.02%,即办件占比83.04%,全市综合评分第1,在全市政务服务绩效考核中评为一类单位。 四、担当最优角色,创新有为靠青年 一是争创清廉模范“青年文明号”。践行廉政承诺,杜绝“吃拿卡要”、“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清理打击“黑中介”,斩断利益输送。“清廉大厅”典型经验获三湘风纪报道。每天坚持“企业电话回访+群众现场访”。严格落实“好差评”和“红黄牌”制度,2022年,全区“好差评”评价总数44.1万条,主动评价率99.93%,好评率100%。建立廉政文化青年宣传队,设计“非遗里的清廉”系列宣传,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同级同类警示教育,获中纪委网站报道。 二是争创专业赋能“青年文明号”。青年干职工充分发挥高学历、高知识储备的优势,想方设法创新便民服务,先后推出“资阳政务APP”、“证明模板”、“微码好差评”、“政务小帮办”等一系列方便群众的新举措,办事群众纷纷点赞。“党建+高频办”被省政务管理服务局做为典型做法在全省推广。亮身份、树形象,政务大厅先后有35名青年干职工获“服务标兵”光荣称号,优岗嘉奖16人次。机关获“向上向善好青年”、“三牛型干部”、“优秀党员”等区级个人荣誉6人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2020年3月25日至2025年3月25日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