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2021年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2-05-31 15:20 信息来源:区委编办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2448806248T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定代表

 崔光明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畜牧水产技术推广,畜牧水产业资源保护和质量监督。

    

益阳市资阳区三益街曙光路14号

法定代表人

崔光明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益阳市资阳区农业农村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79

-65.23

网上名称

益阳市资阳区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从业人数

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条例执行,2021年进行了法人代表的变更

(一)生产情况1.畜牧生产情况。2021年市农业农村局下达给资阳区生猪生产任务为年存栏36万头, 均已分解到各乡镇。经国调队确认到9月底,我区生猪存栏38.51头,出栏42.29万头,能繁母猪存栏3.96万头。预计年底存栏能保持在39万头左右,出栏达到55万头以上。牛饲养量为1.6万头,羊饲养量2.22万头,家禽572万羽,蛋产品27978吨。2.渔业生产情况。全区养殖水面10.5万亩。名特水产养殖面积5.05万亩。稻渔综合种养面积14.3万余亩,稻虾11.3万余亩。预计全年水产品产量3.3万吨。3.工作亮点。一是养殖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二是进一步完善产业链。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了从饲料、养殖、加工、销售等畜牧业全产业链。有唐人神、新希望、海大、正邦等4家上市公司的饲料生产企业,有省一级扩繁场诚远种猪场,有国家A类生猪屠宰加工企业、省级龙头企业湖南颐丰食品有限公司,有银城湘味、陶伍食品等食品加工企业,有益阳市红联大市场等冷链、交易的集散场所。(二)秋季动物防疫和动物疾病检测工作1.做好春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我区防指印发了《2021年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2.动物疾病检测工作。进行网格化管理,加强对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特别是对种猪场、规模养殖场小区、养殖密集区等场所重点巡查,随时掌握疫情动向,发现疫情及时报告和处置。3.动物检疫情况。加强畜禽水产品检疫工作,今年截止,我区检疫生猪372186头,鸡472320羽,鸭171870羽,鱼2225万尾,检疫产品45980.2吨。4.养殖环节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与处理工作。我区病死畜禽委托桃江裕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收集处理。今年截止全区无害化处理生猪51971头,家禽39845羽,畜禽产品11050公斤。该公司正选址在资阳区新桥河镇建设无害化处理中心,目前工程建设接近收尾阶段。(三)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1.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出台了《第三次资阳区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成立了资阳区畜禽种质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将工作落实到人。现已完成了各乡镇、街道的注册,普查进度完成了80%。2.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制定了第一次资阳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实施方案,成立普查工作办公室,组建普查技术指导组。9月17日在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召开资阳区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全区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工作,发放了普查工作方案与相关技术指导资料。9月24日在我中心召开普查技术培训会,对参与普查人员进行了培训。水产站对水产苗种场、国有渔场等重要水产生产繁育基地开展普查,目前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现已基本完成。(四)抓好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1.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加强对饲料、兽药生产经营单位和养殖企业投入品的监管,对7家饲料生产企业、39家药门店、43家饲料经营店进行日常检查。完成省、市畜禽水产品及生猪瘦肉精监测122批次,肉品质量合格率百分之百。2.加大私屠滥宰和违规调运处罚力度。(五)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区推进项目2019年我区实施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选择了99家畜禽规模养殖场、1家有机肥厂和160个中小畜禽养殖户作为项目实施点。该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建设,并通过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的联合验收。(六)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一是周公湖渔场今年实施了池塘尾水治理设施化建设,。二是黄家湖渔场今年又已向省里申报池塘尾水治理设施化建设项目。三是对湖泊、水库落实禁肥禁饵的生态养殖。四是推广池塘鱼稻轮作等种养轮作模式。五是建设了一个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七)禁捕退捕工作1.禁捕退捕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精准识别渔民身份。作为全省禁捕退捕试点县之一,精准识别退捕渔民身份,我区率先在全省探索形成了“资阳模式”。二是全面收缴清理渔船渔网渔具。收回捕捞权证492本,回收处置渔船694艘,处置“三无”船舶852艘。回收销毁渔民渔网渔具12万余公斤,收缴处置存量渔网(具)45.3万余公斤。三是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坚持打防结合、水岸联接、部门联动,切实形成整体管控合力。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厉打击整治非法捕捞行为。四是做好退捕渔民转产安置。全区共有退捕渔民509户727人,已全部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其中有就业意愿377人,已全部实现转产就业。符合参保条件的退捕渔民704人已全部参保,参保率达100%。新华社、长江办、湖南日报等以多种形式推介报道资阳做法。省委办公厅《要情汇报》以《益阳市资阳区多措并举抓好禁捕退捕工作试点示范》为题,刊载了我区的经验做法。2.敢为人先,建设智慧渔政监控系统。我区率先在全省建设“智慧渔政”监控系统,采用“人防+技防”相结合的方式,,24小时监控禁捕水域,捕禁捕退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3月1日全省《长江保护法》贯彻实施暨长江十年禁渔集中宣传活动和3月24日全省渔业渔政管理工作暨禁捕水域常态化监管现场会上,我中心详细地介绍了资阳区智慧渔政管理系统运行模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2019 年9 月25 日 至 2024 年 9月 25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绩效考核结果合格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