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23-03-07 18:06 信息来源:区统计局 作者:贺雅泽 浏览量: 【字体: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之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统计局的大力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国民经济发展稳步提升,各项社会事业繁荣稳定,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综合

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6.73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46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121.19亿元,增长6.9%;第三产业增加值76.09亿元,增长4.7%。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41%、 62.05%、29.54%。三次产业结构之比为12.99:53.45:33.56。

全年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18亿元(含上划市级部分),比上年增长8.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15亿元,比上年增长16.34%。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起,比上年增加3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8人,比上年增加4人。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6%。粮食播种面积64.2万亩,比上年增长0.1%,粮食总产量27.22万吨,比上年减少2.64%;油料产量9963吨,比上年增长4.6%;蔬菜产量61.35万吨,比上年增长2.6%;茶叶产量2093吨,比上年增长0.3%;出栏生猪60万头,比上年增长2.9%,家禽饲养量530.5万羽,比上年增长0.9%。水产品总量3.6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全区现代农业不断发展,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重点打造“一鱼、一花、一茶、一酒、一米、一药”六大农业产业。我区十代全程水稻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推介名单,成功申报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家,新认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新增省级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园1个,创建省家庭农场示范场4个。全区现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3家(省级10家、市级3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25家,家庭农场664家。三益竹峰、田月明、南洞庭贡柚等14个品牌入选益阳市特色农产品品牌名录。新建高标准农田1.47万亩。创建双季稻综合高产万亩示范片2个,新桥河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加快建设,“洞庭湘米”产业集群项目成功申报。新建设施蔬菜基地2个,建设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基地。全区可养水域总面积10.5万亩,域内水产年加工能力12万吨,成功申报“中国鲫鱼之乡”。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7%,占GDP的比重为45.71%。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9.6%,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7家,总数达171家。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78%,年产值过亿元的工业企业91家,其中12家企业过10亿元。

建筑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5%,占GDP的比重为7.77%。建筑业总产值3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1%。规模以上建筑企业11家。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项目建设

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20.4%,技改投资增长-28.2%,产业投资增长28.6%,建安工程增长29.69%。

全区现有各类在建项目193个(不含房地产),比上年减少17个,其中:投资500-5000万元的141个、5000万元以上的52个。亿元及以上项目39个,增加5个。

全年房地产累计完成投资14.3亿元,增长0.8%。房地产施工面积162.88万平方米,增长39.6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8.83万平方米,增长-3.67%。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2.99万平方米,增长-13.67%。

五、国内贸易、金融和保险

消费品市场回暖明显,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30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9.43亿元,增长2.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0.87亿元,增长3.1%。限上批零企业达到89家,其中:批零企业78家,住餐企业11家。新增企业16家。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49.48亿元,比年初增加32.79亿元,增长15.13%。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8.05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增长0.36%。

全区共有保险公司15家(含乡镇网点机构),其中:人寿险7家,财产险8家。人寿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共计3.42亿元。其中:人寿险0.57亿元;财产险2.84亿元。

六、教育、卫生与科学技术

全区现有学校63所,其中:小学45所、初中1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高4所、职高2所,在校学生共40148 人。现有幼儿园89所,其中公办幼儿园(含公办性质幼儿园)38所,民办幼儿园51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33所),2022年秋季全区共有在园幼儿9580人,其中公办园在园幼儿4964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为51.8%。全区在编教职工2536人,退休教职工2458人。

我区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坚持“三名战略”,专科特色明显。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0 个,市级重点专科 18个。二是持续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真抓实干”工作进入全市前三。全区5家城市公立医院2022年医占比35.51%,药占比22.31%。三是持续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益阳市中医医院“借船出海”与省直中医院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成效明显,2022年益阳市中医医院医疗业务收入、门诊人次数、住院人次数与去年同期比较分别增长25%、50%、31%。四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工作全覆盖。目前全区179家提供基本医疗的村卫生室已100%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五是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健全,全区2022年顺利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省级复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95.43%,开放率82.23%;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2.62%;高血压患者任务完成率122.18%,规范管理率86.76%;糖尿病患者任务完成率103.06%,规范管理率83.81%。产筛完成1872 完成率110%,先心病完成1769 完成率104%,两癌任务数为4000,完成4056,完成率101%。农村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4类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应签尽签、应管尽管。2022年无偿献血2942人次。立项争资13748.4296万元。大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疾病预防措施有效落实,全区无甲类传染病,共报告乙类传染912例;卫生应急工作及时、科学、规范处置20起新冠肺炎散发疫情,1起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全区共登记腹泻病人342人,检索88人,检索率25.73%,环境和食品样监测80份(水样25个,水产品40个,食品25个)未检出霍乱孤菌;艾滋病防治方面,全年共报告新发HIV/AIDS10例,报告死亡13例。CD4检测270人;免疫规划工作方面,共接种免疫规划疫苗35414剂次。非免疫规划疫苗43760剂次(除了新冠疫苗),接种率均达98%以上;公共卫生与慢性病防控方面,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45523份,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47832份,开展健康体检33193人。2022年全区卫健系统共完成门诊诊疗1438589人次、住院治疗89361人次。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全区共有医养结合机构2所,医疗养老床位248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医疗养老床位数2.56张。全区共有养老服务机构22所,现有机构养老床位1335张,每千名老年人床位13.8张。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482张,每千人口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6.9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121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4人,注册护士1496人,每千人护士4.1人。

全年共立项31个科研项目,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5.8亿元。

全年发明专利授权409件,有效发明专利199件,新增有效发明专利4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61件。

七、文化、旅游、广电和体育

我区举办群众文化活动共586场次。开展文化下乡、戏曲进乡村、剪纸进乡镇、文艺培训等惠民活动50余次。洞庭木雕”成功申报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幺妹坛子菜制作技艺”、“关云长单刀赴会”成功申报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益阳弹词传承人盛兰、洞庭木雕传承人王庆云成功申报成为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洞庭木雕工坊被评为益阳市第一批市级非遗工坊示范点。益阳麻辣烫制作技艺、老益阳油碗糕制作技艺、益阳七公庙传统米食小吃制作技艺等10个项目列入资阳区第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益阳监狱旧址申请省级文物保护资金并启动保护性修缮;丰堆仑革命旧址申请省级文物保护资金,于2022年年底启动消防工程建设。丰堆仑革命旧址陈列馆在省文物局备案,申报市级廉政教育基地。全区439套广播正常播出、2117户直播卫星“户户通”正常使用。

我区组队参加市大众运动会文旅系统气排球比赛,并获得三等奖的好成绩。举办了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开幕式,篮球比赛、羽毛球团体赛、颁奖仪式;举办2022“鸿郎杯”新春网球精英大奖赛;举办湖南省奔跑吧•少年水枪大战活动;举办2022年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暨资阳区亲子趣味运动会;举办资阳区第二届荧光滑行全民健身亲子活动;举办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线上运动会太极拳益阳市资阳区海选赛;举办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线上运动会跳绳益阳市资阳区;举办第二届“健康湖南”全民运动会抖音体育知识抢答海选赛;举办开展2022年益阳市资阳区社区体育运动与科学宣讲会及2022年资阳区第二届半程马拉松赛事。组队参加了湖南省第十四届省运会网球、跳水、篮球、柔道、摔跤项目的比赛,夺得六金(输送金牌三枚),一银,两铜。

全区现有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场地214个,运动体育场地面积87.96万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15.5万人。

八、人口、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区常住人口为 34.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03万人,乡村人口15.87万人。城镇化率54.5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416元,比上年增长6.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695元,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77元,增长6.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43 %,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失业人员再就业2250人,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 600人。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2491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295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年末参保 54589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年末参保730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年末参保 218188人。工伤保险年末参保 31109 人,失业保险年末参保 27186人。

注:

本公报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可能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