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胡琪、胡广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支持资阳区木槿特色产业发展的建议》已收悉,非常感谢您对资阳区木槿特色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结合协办单位意见及产业发展实际,现就相关工作回复如下:
一、强化产业规划引领,明确发展目标
依据《资阳区木槿产业发展规划(2023 - 2027年)》,我们确立了“一区六高地”的战略定位,全力构建“一核一轴、两园三区”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旨在推动“以花为首、一花十品”的木槿产业集群化发展。按照规划,到2027年,资阳区木槿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将初步形成,木槿种植面积扩大,产量增值,全产业链综合总产值达20亿元,致力于将资阳区打造成中国木槿第一区(县)、中华木槿文化主要发源地。目前,2025年已成为产业发展关键节点,我们正稳步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产业朝着既定目标迈进。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产业活力
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上,我们持续发力。区里每年筹集500万元资金,给予新种植木槿的农户每亩2500元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种植积极性。2025年,木槿产业专项债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我们力争融资2000万元以上,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资金动力。2025年立项争资的资阳区木槿花基地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3860万元,拟争取专项债券资金2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新建800平方米育种实验中心、400平方米低温保鲜冷库,50亩智能化育种大棚和50亩育秧大棚,以及水渠喷灌设施、机耕道、电力网等配套设施。目前已完成立项、初设文本等申报资料,并上报省发展改革委。同时,积极推动成立木槿产业协会,目前协会已成功组建,吸纳26家企业、88个合作社等145家会员单位。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并计划逐年逐项申报木槿种植、采摘、储存、运输、加工等系列省市标准,助力产业规范化发展。
三、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产业链条
融合发展成效显著,目前,资阳区已初步构建起“种植 + 加工 + 文旅”的融合发展模式。在种植方面,截至2025年,木槿种植已推广覆盖全区88个行政村,种植面积近7500亩。像长春镇先锋桥村,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村民”利益联结模式,种植木槿花800多亩,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突破80万元,村民通过土地流转租金、入股分红、合作社务工等多种途径实现增收,每天发往长沙、益阳城区的鲜木槿花达2500多公斤。
加工领域成果丰硕,全区现有木槿花相关加工企业(含合作社)123家。如益阳市槿康生物科技公司研发出植物活性成分的萃取技术,已推出10余款涵盖护肤、洗护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其燕麦木槿花粉方便食品也产销两旺;湖南银城木槿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高校发力木槿食品研发,推出米珍木槿营养擂茶、木槿面条等产品,并针对湖南人饮食习惯研发木槿凉茶。
文旅融合亮点突出,依托木槿花期长、观赏性强等特性,打造“夏赏木槿”乡村旅游IP和木槿文化节,创新推出的“木槿花宴”被评为“资阳区区宴”和“益阳十大名菜”。先锋桥村建设了木槿研学营地、网红IP打卡点等特色景点,园区还联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规划设计院启动木槿花产业旅游道路规划编制工作,初稿已形成并在完善中,未来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吸引更多游客。
四、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我们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提升木槿产业科技含量。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打造木槿科技小院,与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携手成立木槿产业技术创新与服务项目组。目前,已成功推动多项标准制定与专利申请。2024年12月24日,园区组织申报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牡丹木槿花》成功通过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审核并发布,填补国内空白;益阳市《木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和《木槿繁殖栽培技术规程》两项标准已获省市监局立项批准;指导湖南叶姿木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请多项专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下一步,我们计划全力促成湖南叶姿生态农业、银城木槿科技、槿康生物科技等公司与省内外权威院校达成长期战略研发合作,组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深入研发木槿系列产品;联合叶姿生态农业公司启动木槿种质基因库建设,为品种改良和新品种培育提供支持。
再次感谢您对木槿特色产业发展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们将持续努力,推动资阳区木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也欢迎您继续关注并监督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