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长春经开区力争全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4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6%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8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0%以上;工业税收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9%左右;招商引资总额达到140亿元,同比增长10%左右。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2亿元以上,同比增长9%以上。
一是筑牢基础,坚决稳住工业发展“基本盘”。以“十四五”系列规划实施为抓手,细化任务、明确节点、加快推进,牢牢稳住经济发展势头。一要抓项目、扩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加强项目储备、调度,扎实推进集群式项目开工,打好产业项目建设基础,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以上。促成佰莱特、口味王、魔大师等18个已开工项目尽快投产;促成宝悦嘉、源网储能等13个项目已签约项目尽快启动建设;促成明正宏三期、众能电子等13个项目尽快签约并启动建设。二要优服务、强要素。树牢全要素、全链条、全周期帮扶服务理念,强化“帮代办”服务能力,全面落实并积极争取各级帮扶企业健康发展政策。不断提升项目包装和融资能力,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特别国债,力争全年完成融资总额18亿元以上。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密切对接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做实相关基础工作,力争全年批回土地800亩以上。三要强调度、稳运行。增强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完善各局室会商机制,形成部门最大合力。建立重大项目“分工负责、分线作战”机制,实行重大项目管理“一张图”、推进“一套表”,点线结合、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分管领导、责任局室,对推进滞后的“亮红灯”,及时进行精准提醒和约谈。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推进机制,切实形成以工作成效论英雄的良好氛围。
二是释放动能,坚决挺进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增强“作示范、勇争先”意识,积极进取不断推动晋位赶超。一要在总量上有新进位。紧盯打造“国家级经开区”总体目标,深化“五好”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建设。聚力开放发展,充分利用长春经开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金字招牌,积极推动湖南自贸试验区协同联动区建设。积极推动产业集群提能升级,探索集群产业链培育办法,大力实施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工业税收等指标方面努力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二要在布局上有新气象。进一步完善黄家湖工业园片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该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环评、扩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做深做实“四大产业”布局,持续推动PCB产业链建设,积极争取省、市支持,努力在承接PCB产业转移的区域竞争中脱颖而出。三要在改革上有新作为。严格贯彻落实即将出台的湖南省开发区条例相关精神,积极推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市场化运行改革、绩效薪酬改革等,加紧推进与中关村协同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合作进程,全力激发园区发展新活力。
三是完善链条,坚决立起产业链发展“硬脊梁”。围绕“一主一特”产业链,完善链长制,建强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一要推动产业链提质。积极对接覆铜板制造商,力争引进一家优质覆铜板企业,以满足PCB企业上游供应。对接下游高端消费性电子制造企业,从国有参股企业入手,切实提升PCB产品订单量。积极引进半导体、晶体管、芯片等制造企业,实现PCB板与搭载体生产、组装合一,提高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进区域内产业融合,积极支持装备制造企业针对PCB制造设备的研发,积极推动PCB企业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广绿色制造工艺,推介绿色设计、绿色材料、绿色包装,推行绿色采购、绿色运输,探索绿色共享新体制。二要畅通产业链结构。充分发挥长春经开区“湖南省电子电路板特色产业园区”金字招牌和PCB产业优势,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持续开展精准招商行动。全面梳理PCB产业链痛点、堵点、难点、断点问题,精心编制招商引资目录和招商手册,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大项目。着力实施“东接东融”战略,积极对接长株潭优势产业集群,构建区域产业、科技创新协调联动机制。三要增强产业链韧性。持续推进高层次实用型专业人才引进行动,不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深厚的引才引智氛围。探索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建立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支持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科技信息、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协同创新平台,助推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共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集成创新能力。支持企业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支持企业申报和承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