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码头街道2017年工作总结及2018年工作计划
索 引 号:zyqdmtjd/2018-710738 发布机构:大码头街道 发文日期:2018-02-06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是大码头街道发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下,我们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三个重点、四大推进”的经济工作总体目标,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党建工作创先争优。按时完成了规定动作。街道以党建为核心,抓好“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了12次集中学习和专题讨论,各级共计讲授党课160次;抓好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建学习讨论、特色活动600余次,在益阳日报、益阳电视台多次报道;抓好两新组织建设,新成立4个联合企业党支部;新发展党员7人。投入党建工作经费30余万元,确保了基础保障。社区“两委”换届率先圆满完成,做到了“零投诉、零举报、零信访、零违纪”,将年纪轻、能力强、肯干事的青年人才充实到基层工作队伍。新引进大专以上学历干部27人,选优配强了社区党组织书记,较上届降低10.2岁,社区实现了60、70、80、90年代的人才梯队化。创新抓好了自选动作。创建社区党建互检促党建新模式,提高党建干部的实战能力;全市城市基层党建座谈会和全区城市基层党建共驻共建工作推进会在街道召开;创新推进“党建+”发展模式,设立3个城市基层党建示范社区,启动“玉马庄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和“党建+智慧社区”的建设。创新“红星云”学用管理模式,注册率全区第一,学习积分名列前茅,学习经验在全市推广;创新“党建+作风建设”模式,率先开展定期作风督查和社区季度财务检查;全年下发党风廉政建设检查通报36期,干部无任何违纪违规行为。选优配强了干部队伍。作为全区唯一基层队伍建设试点街道,开展党建系列培训13次。一是以学代训。结合“三会一课”,组织党员干部开展各项培训,参与培训达320人次。二是以考代训。通过考选后备干部、群众党员推优选优的创新举措,考选主职后备干部20人,提拔重用13人。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测试通过5人,参与率和通过率都名列全区第一。三是以工代训。派出街道年轻干部到社区挂职锻炼,选拔30多名社区年轻后备干部轮流到街道进行跟班学习。2017年全区党建工作考核中,街道名列全区第一。严格抓好了党风廉政建设。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认真开展“中梗阻”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对街道财务状况按季度进行了检查。注重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组织机关和社区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年度召开党风廉政建设专题会议4次;加强执纪力度,抓早抓小,积极挖掘案源,开展街道作风督查36次,财务专项检查4次。抓牢作风建设不放松,办理了2件党员违纪给予党纪处分的案件。畅通信访举报渠道,明确专人负责,妥善做好网络舆情及信访交办件的处置、回复等工作,及时回复处理2件上级纪委交办的信访举报。

(二)重点项目征拆工作。棚户区改造项目效果显著。2017年街道棚户区和资江风貌带扫尾签约65户,腾空房屋869户,拆除房屋1595户,拆除面积达147170平方米;新启动的4个重点项目,其中向仓路签约24户,原肉联厂棚改签约7户,实现签约率100%,新兴街二期签约171户,新屋里棚改签约52户,签约面积达1.5万平方米,私房签约户数在全区名列第一。提供保障性住房167套,帮助289户被拆户入住安置房。堤湾村综合整治效果明显,旧貌变新颜。堤湾村提质改造项目投资4000多万,改善了老旧小区2000多户居民的住房条件,“三微”工程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惠及3万人民群众。

(三)民生事业工作。社会事业建设亮点纷呈。发放慰问救助资金799600元,申办大病医疗救助58人,救助困难大学生8名。申办残疾证68人,为34名残疾人申请两项补贴。为118户低收入家庭办理住房补贴申报手续。城镇新增就业1321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957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92人。组织3期创业培训班,开发公益性岗位120个。完成了2260名未参保人员的信息比对核实录入工作。为22000名城镇居民办理医保参保缴费手续。办理居民养老保险申报、注销、退保业务79人次。完成劳动力资源信息更新摸底7770人。金花坪社区被评为省级“同心社区”,金花湖社区被评为省级“卫生村”、市级“科技示范社区”。抗洪抢险处置得当。7月,资江沿线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街道9个社区89户(新兴街社区青龙洲全部被淹)1264人受灾,财产直接损失达946万元。驻街道区级领导与街道干部上下行动迅速,齐心协力,险情处置及时,先后指挥处理了青龙洲紧急救援、大码头闸门封堵、管涌、浸水、危房开裂、地面塌陷等十几处灾情险情,及时消除了辖区安全隐患,战胜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保证了居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获得2017年市级“抗洪抢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1人获市级先进个人,4人获区级先进个人,群众街社区获得区级“抗洪抢险先进集体”。

(四)社会管理工作。综治维稳工作卓有成效。严格落实信访维稳“五包一”责任制度,共开展排查47次,出动150多人次;共劝息涉法涉诉、“中小担”、临战入伍抗美援越志愿兵等到京、省、市、区上访22人次;办理回复区联席办信访件80件,成功地调解矛盾纠纷17起;综治民调全市第十二名,全区第二。全年戒毒16人,对337名涉毒人员重新建立档案。坚持每日巡查和夜间喊话制度,创建无传销街道,获得“全市综治工作先进乡镇”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获得市级平安街道。 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完成48489万元,产销率10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04万元,年增长16.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约9.9个亿,年增长23.7%。完成招商引资2000万元,立项争资112万元。引进、开工新项目1个,益阳市东康商贸有限公司。接待考察明清古巷及青龙州项目的团队20批次。查违控违拆违落实到位。查违控违工作严格按照街道制定的社区综合治理长效管理办法实行考核。全年共发生新违建 17处,拆除新违建15处共478平方米,停工2处共65米平方,辖区巡查制止违建15处,全年实现了零违建的目标。安全生产稳扎稳打。严格落实“属地管理”“一岗双责”和“一单四制”要求,开展“今冬明春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安全生产大检查”“安全生产月”活动,配置消防器材234个。举办消防安全培训班,受教育群众600人。发现安全隐患60余起,下发督查通报6期,提出整改意见35条,实现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设置烟花禁放宣传牌30块、宣传横幅25条。被评为“区级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各项指标完成较好。全年共出生322人,一胎171人,二胎146人,三胎5人,符合政策生育率 99.37 %,性别比1.07;对流动人口进行“一盘棋”机制建设;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到位;完成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195对;完成无偿献血111人。完成计生系列保险39490元。获得“全市计生工作良好单位”荣誉称号。

(五)宣传助力,“五城同创”氛围日渐浓厚。在“资阳区大码头街道”微信平台推送280条信息与新闻,“资水之阳”上稿19篇,“资阳组工”上稿9篇,资阳新闻网上稿75篇,资阳公众信息网上稿291篇,资阳党建网上稿102篇,大码头街道党建网上稿176篇。创文工作取得一、二季度全市第四、三季度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国卫迎复审效果良好,创文保卫顺利通过了国家检查。城市管理综合成绩全市第二。完成明清古巷的修缮工程,文化推广宣传力度加大。配合区委“一节一会”,完成了玉陵坡巷、灯笼馆巷修复工程,明清古巷建筑群主体路面修缮完毕,初具规模,吸引了2000人次游客前来观赏。协助举办文明先锋社区行、十九大文艺汇演、全民健身活动和等你在资阳等文艺活动,共计参加1万人次,资金投入10万元,有效促进了文化自信。

(六)存在的不足。2017年我们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离区委、区政府的工作要求还存在差距,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树立品牌意识还不够;二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缓慢;三是文化旅游产业和城中村改造效果不明显;四是征拆任务未全面完成。我们街道区域经济总量和城市化水平与汽车路街道、长春经开区相比,与赫山区、高新区相比,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在1994年地改市、市改区以来,街道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特别是大码头街道作为城市老城区,城市面貌和经济发展一直相对滞后,我们要按照市委、区委“一江两岸,比翼齐飞”的发展战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2018年,我们要顺应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力争街道发展更进一步,更快一步。

二、传达省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一)认真落实省市区新要求。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突出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突出打好“三大攻坚战”、开展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深化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各项改革、提高创新驱动能力和开放发展水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改进作风抓落实等七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围绕建设“五个益阳”这个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要求,突出新时代益阳新发展主题,深入实施产业兴市、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努力在壮大产业规模、抓实项目建设、聚力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合作、深化全面改革、提速城乡融合、保护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等八项重点工作上实现新突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以党建和民生为根本点,以三大攻坚战为突破口,以“一园、一城、一湖、一路”为经济建设主战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建设“活力、美丽、文明、幸福”新资阳。

(二)紧紧抓住时代发展新机遇。今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我们一定要准确研判形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街道位于益阳市的中心城区,发展的大方向、大形势就是落实好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交给我们的工作目标和任务。按照市、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街道下一步经济工作发展任务就是旧城改造、文化旅游产业和打造党建亮点、创造党建品牌。要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大益阳城市圈建设为指引,加快推进城区提质改造和开发建设,着力抓好旧城改造。以资江风貌带建设为抓手,全面提速棚户区改造步伐,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着力创新社区管理模式,打造“玉马庄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和“党建+智慧社区”示范点,稳步推进金花湖城中村改造试点工作。

三、把握时机,奋发有为

2018年,大码头街道的经济工作总体目标是“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保障”。即以党的建设为中心;重点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街道提质创建工作;加大民生保障,加大制度保障,加大人才保障。

(一)以党的建设为中心

以党建工作统揽街道全面工作,从思想上、行动上、组织上强化对各项工作的领导作用。全面落实市、区城市基层党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街道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和智慧社区建设工作为契机,创建“党建+”亮点,打造全市一流,全省前列的党建品牌。牢固树立“党建总揽”意识,创新“党建+”思维,推动党建+发展、党建+治理、党建+服务,实现党建助推经济发展、党建创新社会治理、党建引领全域服务。以党建带团建,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街道5个社区改扩建项目为契机,通过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推动党的建设向纵深发展,更好的为群众服务、为居民服务。

(二)两个重点

1.重点抓好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为龙头,街道上下9个社区全面参与,共同加快街道整体城镇化的推进。具体抓好“一区、一城、一带、一厂、一路、一站、一村”建设。“一区”是棚户区改造和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针对未签户、已签未搬户、已搬未拆户,加快攻坚克难速度,确保棚户区改造工作全面完成;“一城”是明清古城的建设,配合做好明清古城的建设和扫尾移交工作,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应拆除的及时拆除,应搬迁的及时搬迁;“一带”是资江风貌带建设,打好资江风貌带征拆扫尾攻坚战,要完成5户未签户的签约,完成未拆户的拆除工作,配合做好资江风貌带的建设工作,维护好施工环境;“一厂”是原肉联厂棚户区改造工作,要加快做好原肉联厂家属区295户的搬迁任务,推进帝景雅苑住宅小区项目建设;“一路”是向仓路建设,做好向仓路道路工程建设,力争尽快启动向仓路的金花西湖路至长春西路路段建设工作;“一站”是六高公共汽车首末站建设工作,完成拆迁任务,配合做好建设工作;“一村”是金花湖城中村改造工作。

2.重点抓好街道提质创建工作。以创建“八大街道”为目标,做好相关工作,具体如下:

一是创建“智慧街道”。以市、区打造智慧城市为契机,以“党建+智慧社区”试点建设为载体,重点抓好金花坪社区“智慧养老”和建新里社区“玉马庄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其他相关社区结合“三社联动”和各自实际,开展好“智慧社区”相关工作。以互联网为依托,大力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智慧街道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完善社区网格化管理,实施精细化动态管理,把服务、管理拓展到群众身边,不断创新和优化网上服务事项和流程,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二是创建“平安街道”。通过推进社区和谐稳定,打造“平安街道”。健全“信访工作社区为主”机制,深入开展“信访法制建设年”和“民情大走访”活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和专项整治,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做好武装工作,做好征兵、民兵整组、民兵训练。加强治安管理,不断完善安全隐患治理“一单四制”,稳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扎实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严厉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增强群众安全感。

三是创建“廉洁街道”。通过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打造“廉洁街道”。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层层压实第一责任。认真开展“中梗阻”式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执纪力度,抓早抓小,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坚决消除权力寻租的空间,确保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发挥社会各有关方面监督正能量,加大整治“微腐败”和涉黑涉恶“保护伞”,深化“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结合“互联网+监督”平台公开党务、居务、财务,狠刹人情歪风,推动正风反腐向基层延伸,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四是创建“法治街道”。全面推进“法治街道”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程序决策、按规矩办事,确保街道工作经得起法律的检验。依法接受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执行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区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大法律援助力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制方式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和水平,通过推进法治建设,打造“法治街道”。

五是创建“文明街道”。以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进一步理顺机制,落实市区工作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全力打造“文明街道”,通过核心价值观培育行动、公民道德建设行动、市容环境整治行动、特色文化建设行动、综合服务优化行动,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与文明街道创建工作相结合,全面提升城区公共文明指数程度。通过家风美、风尚美、法治美、诚信美建设,融入新特征,塑造大码头街道社会新风尚。

六是创建“高效街道”。一是群众服务高效化,围绕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用好的机制、好的制度管人管事,优化办事流程,提高政府效能。二是工作落实高效化,对上级的要求部署高效化完成;预防重大风险,健全长效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干部效能。坚持激励约束双向发力,大力整治不作为、乱作为,深化“中梗阻”专项治理,严厉查处工作落实不力、效能低下、敷衍塞责、弄虚作假行为。

七是创建“创新街道”。一是要思想大革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解放思想,结合街道实际,正视街道发展的差距,在各项工作中融入创新思维,以一流的标准,搞好相关工作,加快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争先创优。二是“走出去,请进来”,以创立新的思维、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工作办法,提升工作的质量和标准,加快工作效率。

八是创建“美丽街道”。以“三微”工程建设、棚户区改造、资江风貌带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复检、创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结合“河长制”的推进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旧城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和明清古城建设,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加强交通管理。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改善辖区居民人居环境,打造“美丽街道”。加快招商引资和争资立项,以石码头历史文化街区和明清古巷文化旅游综合体建设,将文化旅游与统战工作相结合,积极争取省、市、区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加强旅游品牌推广和旅游产品包装策划,统筹推进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打造一流品质的文化旅游街道。

3.三大保障。

一是加大民生保障。全覆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遗余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加快居家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做好教育工作,加强留守儿童保护,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抓好妇女、残疾人工作,确保每一个老百姓生活都有保障。精细化。参照精准扶贫工作理念,按照“药单式”进行一对一问诊,解决具体困难。科学化。结合实际,科学的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配合实现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加强就业技能培训,落实创业优惠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落实两孩配套政策,促进人口科学发展。服务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一切为了群众,社区要以网格化管理,做好所有服务工作。提高群众公共卫生意识,坚持卫生实用标准。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和联防联控,严密防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要强力开展控违拆违专项行动,强化规划执行刚性约束。保底线。在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下,街道将进一步对街道特困家庭开展“保底线”工程,配合住建部门,全面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分配安置工作。

二是加大制度保障。建立新制度。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结合街道实际,建立符合街道发展的新制度。健全旧制度。紧跟新形势,及时修正旧制度,保证街道制度成为助推街道发展的动力。严格管理。以制度管人,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和市委“十项规定”,巩固作风建设成果,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有章可循。督查办理。完善常态化督查机制,加强街道和社区的管理意识,做到工作有计划、有标准、有责任、有督查、有反馈、有提高。奖优罚劣。注重绩效考核,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加大奖励,对表现不合格的集体和个人严惩。

三是加大人才保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围绕街道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建设、旧城改造等聚才用才,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人才引进机制。加大干部公开考选力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好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人才使用机制。实行激励机制,重用要干事、想干事、肯干事的社区干部,把那些吃得苦、吃的亏、霸得蛮的社区干部提拔到重要岗位。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强培养力度,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不断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人才竞争机制。加大干部竞争上岗制度,通过竞争形成良性循环,做到多劳多得,争先创优。人才保障机制。关心关爱街道社区干部,社区“两险一金”及工资待遇逐步提升,既要“引进来”,又要“留得住”。人才淘汰机制。通过优胜劣汰,奖优罚劣,激发能干事肯干事的工作效率。通过考核奖惩,切实在全街道形成让优秀干部有成就感、平庸干部有压力感、不称职干部有危机感的工作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