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基础性工程。如何让党课从“枯燥说教”变为“生动课堂”、让党员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投入”、让教育成效从“纸上谈兵”落到“实处见效”?近年来,茈湖口镇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新路径,通过丰富学习载体、拓宽教育维度、深化实践转化,着力打造“红色引擎”升级版,有效点燃党员干部学习热情,提升干事创业本领,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注入强劲动能。
1.以赛促学,点燃学习热情
打破传统“填鸭式”党课桎梏,连续两年开展“党建知识竞赛”活动,将党建业务、党史国史、政策法规、乡村振兴等核心内容融入竞赛题库,邀请村(社区)党建专干、机关党员干部共同参与,通过“必答夯实基础、抢答点燃激情、团队PK凝聚合力”的多元形式,让学习从“单向听”变为“互动学”。党员干部在“比学赶超”的氛围中深化理论认知,逐步形成“以赛促学、以学促干、干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2.名师引路,提升理论高度
为拓宽党员干部视野边界,主动链接优质资源,邀请高校教授、资深记者等,走进镇机关会议室,讲授专题课程。同时,聚焦青年党员成长需求,量身定制“青蓝成长课堂”,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分析+小组研讨”模式,帮助年轻党员筑牢政治根基,提升理论素养。
3.实务赋能,锤炼干事本领
坚持将业务工作与党员教育深度融合,不断优化“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形式,让党员教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更贴近工作实际,结合基层工作中的“堵点”“难点”,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多方面业务内容,使其成为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的重要平台。党员们带着工作任务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将“理论精讲”与“现场实操”紧密结合,在落实工作、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检验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切实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硬本领,使机关的学习氛围更加浓厚,工作效率不断提高。
茈湖口镇党委的创新实践,推动党员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多元互动”,从“形式化参与”转向“沉浸式投入”,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党课出席率从过去的60%跃升至90%以上,青年党员构成了主动担当学习的“主力军”,形成了“人人愿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浓厚氛围。
下一步,茈湖口镇党委将继续以创新为笔,为“红色引擎”注入新动能,深耕党员教育管理,探索更多接地气、聚人气、有生气的教育形式,推动党员教育管理提质增效,为高质量发展筑牢组织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