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索 引 号:zyqzhkz/2025-2083294 发布机构:茈湖口镇 发文日期:2025-07-17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眼下正是早稻收割的高峰期,面对丰收后产生的巨量秸秆,资阳区并非“一烧了之”,而是探索出一条“疏堵结合、以用促禁”的多路径利用之道,让昔日的“生态包袱”加速转化为“绿色财富”。

  在资阳区茈湖口镇秸秆综合利用观摩会现场,打包机轰鸣作业,只见一大堆秸秆被圆盘搂草机搂翻、粉碎,再由秸秆捡拾打捆机压缩、打捆,每个草垛300公斤以上。这些打包好的秸秆将运往当地企业,经过加工,变身为环保装配式建筑的填充材料和环保水泥砖的原料。这一模式不仅解决了秸秆去处,更延伸了产业链条,提升了资源价值,成为“离田利用”的成功典范。

  资阳区茈湖口镇党委书记胡志强:这次现场会的目的,主要是对这个秸秆如何实现有效的回收,再产生变废为宝的这种模式(进行推广),让它既能够离田,还能让秸秆产生效益。

  在资阳区沙头镇的稻田里,带秸秆粉碎功能的收割机正高效作业。稻谷归仓的同时,秸秆被就地粉碎,化作细密的有机质均匀抛撒田间。这种“粉碎还田”技术,将秸秆直接转化为滋养土地的肥料,既避免了焚烧污染,又提升了土壤肥力,实现了农田内部的绿色循环。作为湘中重要产粮区,资阳区2025年水稻种植面积达60.9万亩。面对秸秆禁烧与利用的双重挑战,区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一方案一措施”精准施策,“四包一”专班深入一线,全力保障“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离田率达38%以上”。

  资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资源保护与利用股股长曹谷良: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相关部署要求,全力推动秸秆“变废为宝”,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为守护碧水蓝天、促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