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益阳弹词
索 引 号:zyqwlgtj/2022-1693194 发布机构:资阳区文旅广体局 发文日期:2022-12-08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益阳弹词起源于清嘉庆十五年,清咸丰年间广泛流传于益阳、沅江、南县、桃江、安化及新化、华容等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益阳弹词采用湘语系益阳地方口语化词汇说唱,形成了一套自己独有的道白与唱词、唱腔曲调和演唱程式,内容涉及湖湘孺子、渔夫农姑、劳动生活、婚姻爱情、帝王将相、英雄豪侠等题材,唱腔具有质朴感人的艺术之美,在地方曲艺的百花园中独树一帜,并以其独特的艺术表演形式和艺术感染力,弘扬和培育了中华民族“真、善、美”的传统道德,是湖南民间说唱艺术中别具一格的曲艺形式,深受老百姓喜爱,2009年被列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益阳弹词《古巷子》剧照

近年来,资阳区为了益阳弹词的传承与发展不遗余力,在益阳弹词的创新创作上,以资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为素材,创作了《单刀赴会》《益阳老街》《古巷子》《古城新貌》《古曲新韵》《新时代山乡巨变》《文明益阳更精彩》等作品,参加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湖南省艺术节等重大活动,均获得了较大反响。其中《单刀赴会》获得2013年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三等奖;《益阳老街》获得2014年湖南省欢乐潇湘大型群众文艺汇演一等奖,参加2015年湖南省艺术节获三湘群星奖银奖;《古城新貌》参加2020年湖南省第五届文化(群艺)馆(站)业务技能竞赛荣获舞台艺术类竞赛二等奖;《古曲新韵》参加2021年湖南省艺术节荣获“三湘群星奖”最佳作品奖(金奖)。

益阳弹词通过申遗、汇报展演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动,影响越来越大,香港文汇报、中国文化报、省经济电视台、省娱乐频道、益阳日报等媒体多次予以报道。作为具有独特艺术形式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益阳弹词逐步被群众普遍熟知和认同,群众受众率和参与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益阳弹词是资阳千百年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大量楚文化和洞庭农耕文化的信息,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它是历史的产物,又被历史所承认。在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中,益阳弹词正发挥着劝人为善、传播道德礼教、促进经济发展、弘扬先进文化、丰富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重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