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财政局“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23-04-13 16:44 信息来源:财政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湖南省财政厅“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湘财绩函〔2023〕1号),推进我区财政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局财政管理效能,强化财政“大绩效”管理理念,经研究决定,2023年在全局开展财政“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现结合我区财政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对标对表省厅《实施方案》和预算绩效管理新部署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围绕当前财政政策、财政资金、财税改革、财会监督以及内部管理中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机制、硬化约束,推动我局财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为服务打好“发展六仗”,全面建设幸福新资阳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任务

(一)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1.聚焦重大任务完善财政政策。完善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财政政策制度体系,贯彻落实省厅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措施;完善区与园区、区与乡镇财政体制制度,进一步优化区与镇、园区的财政分配关系;完善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若干政策措施,持续加强债务管理,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完善专项资金分配与项目绩效等挂钩机制,严把资金拨付关,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推动财政绩效管理高水平、高质量发展;完善相关政策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战。(牵头股室:预算股、金融与债务股、绩效评价股、各资金管理股室等根据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2.建立重大财政政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建立健全事前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财政政策支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每年组织部门单位对新设立的重大政策和资金规模较大的新增支出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2023年重点选择乡村六个一工程、卫健系统运转能力提升等有代表性的重大政策支出开展财政评估,重点对政策出台必要性、政策实施可行性、政策绩效性、政策公共性和财政支持方式是否得当、项目预算安排是否合理、预期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等方面在决策阶段进行综合深入评估,从源头上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预算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3.建立重大财政政策“后评估”机制。每年选择部分实施期限超过一年的重大财政政策,在政策实施周期内的不同阶段,开展中期评估和到期评价。2023年选取重点政策项目开展“后评估”,重点对政策目标实现程度、当期预算执行情况、预算资金直接产出和效果等进行跟踪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政策。(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预算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二)全面提升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

4.强化预算编制源头管控。前移预算管理重心,建立健全资金分配源头管控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目标“三方会审”方式,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加大对本级专项资金、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编制的审核、把关力度,实现财政资金从预算安排源头到使用末端全过程来源清晰、流向明确。将本级专项资金重点绩效目标提交区人代会审议,提高绩效目标约束力。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先有项目,后有预算”的制度,按照财政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求,建立健全各类项目库,督促、指导区直各部门提前谋划项目储备,提前研究资金使用用途及方向,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开展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提高项目支出安排和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精准性。(牵头股室:预算股、绩效评价股、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配合股室:信息股、各资金管理股室、国库股、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5.落实制定各类资金管理办法。健全以绩效为核心的资金管理制度,落实“一个专项一个管理办法”的要求,重点对省级下发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文化事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人才发展、妇女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工作、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管及医疗器械监测、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等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各类惠民惠农补贴等财政资金管理办法、细则进行贯彻落实;落实我区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出台本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进一步约束和规范资金分配和使用,压缩自由裁量权,提高公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牵头股室: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各相关股室根据职能职责各负其责)

6.扩大重点评价范围。建立健全事后绩效评价机制,每年组织部门单位对整体预算和本级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自评,财政对部门单位的自评报告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部门单位自评工作质量。2023年选取5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稳步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涉及政府购买服务、专项债券资金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社保基金预算、代编预算资金等进行重点评价、重点解剖、重点问效、重点突破。强化评价结果应用,坚决将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工作考核挂钩,构建“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违规必严惩”的长效机制。(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预算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7.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充分发挥专项债券资金稳增长、扩投资、补短板的政策作用,债券安排聚焦“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支持打好“发展六仗”,着力保障重点区域、重大产业配套、重大基础设施等资金需求。联合区发改局严格项目审核,优先支持续发、在建和具备开工条件的成熟项目,推动债券资金“早、准、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强化支出进度监测调度,按照限额调整机制,及时将“发不了、用不出”的债券额度调整到其他亟需项目,更好推动全省经济稳定运行。对前期手续完备、可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优先安排专项债券发行,助力稳投资扩内需。(牵头股室:金融与债务股;配合股室:预算股等)

8.加快完善区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创新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加强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的协同联动,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增信和放大功能,通过统筹产业类财政专项资金、财政预算安排、整合存量政府投资基金回笼资金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区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入,不断完善引导基金体系。(牵头股室:预算股;配合股室:各资金管理股室)

(三)全面提升财税改革效果

9.大力盘活存量“三资”。扩大存量和闲置资产清理范围,除按规定保留的财政科研经费外,将部门结余的基本支出和“三公”经费、结转一年以上的项目支出等财政拨款,以及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全部收回财政,统筹用于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重点领域。聚焦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六类资源”,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五类资产”,闲置资金和低效资金等“两类资金”,因事因物采取“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等盘活方式处置盘活。(牵头股室:资产评价股;配合股室:预算股)

10.加快推进其他重点领域财税改革。紧盯年度改革任务,对标对表省委改革要点,明确年度重大财税改革任务,细化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和预期目标。加强进度督促和宣传推介,力争形成更多财税改革资阳经验,站稳财税改革全市“第一方阵”全面提升财政社保改革成效、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财政投资评审转型,建立与绩效预算衔接的评审机制、非税收入征收计划编制做到完整科学,完成全年非税收入征收计划,加快我区财税改革向纵深迈进。(牵头股室:办公室、社保股、投资评审中心、财政事务中心)

(四)全面提升财会监督效力

11.学习宣传我省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意见。深刻理解把握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的内涵、目标和要求,抓好学习宣传贯彻我省《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构建起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夯实财会监督制度基础,为区直各部门加强财会监督提供指引。(牵头股室:监督股;配合股室:会管股、税政法规股)

12.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根据财政部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突出问题导向,聚焦社保和就业、教育、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基本建设领域的转移支付资金和上级专项资金,通过线下核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核查和集中整治。对核实确认的违规问题,在职责范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问题纠偏整改暂行规则》等严格处理。对于一般性违规问题,通过追回有关财政资金、限期退还违法所得、扣减预算、停止支付、调整有关会计账目等方式进行处理。对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进行审理。对于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依法按程序追究责任。(责任股室:监督股;配合股室:预算股、国库股、绩效评价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13.开展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重点抽查等财会监督行动。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监督检查三年行动,建立整改台账,严格销号管理。根据财政部财会监督专项行动部署会提出的工作要求,有序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财政收入虚转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违法违规、财政暂付款管理、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等9类重点问题整治,重点整治2022年以来的违法违规问题,重大问题可追溯至以前年度。(牵头股室:监督股、国库股;配合股室:信息股、财政事务中心、农财股、经建股、税政法规股、国库股、会管股、金融与债务股等)

14.推动会计管理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激发行业发展活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督促全省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牵头股室:会管股;配合股室:各股室)

(五)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15.加强机关党的建设。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化“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和清廉单元创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体推进清廉资阳财政建设。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党课 学业务”活动,巩固提升市级文明单位、区级平安单位创建提质增效。(牵头股室:政工股、办公室;配合股室:各股室)

16.推动机关高效有序运转。健全财政机关内部事务“大综合”机制,重要情况及时通气、重大任务联合攻坚、重点工作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综合督查。(牵头股室:办公室;配合股室:各股室)

17.加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加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资阳财政系统人事报表统计工作,全面掌握资阳财政系统干部队伍整体情况;严格考录程序,拓宽选才渠道;做好干部选拔任用、流动调配、监督管理等工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开展上下交流挂职,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出台《资阳区财政局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制度。深化近距离考察调研;选取一到两个股室开展重点解剖调研,广泛深入到局领导、联系服务对象、原部门同事中了解各方面情况;同时,通过近距离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建议和诉求,抓好近距离考察工作成果运用;聚焦工作热点和干部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会计业务培训;举行全区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会,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看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牵头股室:政工股、会管股、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各股室)

四、健全工作机制

18.加强组织领导。绩效管理是经济效率和行政效率有机结合的一种现代政府治理手段,越是财力紧张、财政困难,越要把绩效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各股室要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对照责任分工表,加大工作力度,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工作任务按期完成。(责任股室:各股室)

19.强化统筹调度。“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各股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围绕工作“责任田”抓部署、抓落实,做到任务不留死角,责任互不推诿。办公室要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办;绩效管理股要抓好统筹和协调,定期向局党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形成股室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办公室;配合股室:各股室)

20.营造浓厚氛围。在全区深入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大调研活动,推动形成“重调研、解难题、促发展”的长效常态机制。编制“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专报,集中对“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推介区直部门、财政部门绩效管理提升的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利用本级以上(含)媒体,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推动形成“人人讲绩效、处处用绩效、事事有绩效”的浓厚氛围。(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办公室、各股室)

21.加强考核激励。将“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成效纳入局机关年终考核及评优工作,表彰先进,树立典型。(牵头股室:政工股;配合股室:各股室)

22.夯实技术支撑。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与其他板块信息共享、业务同频。健全预算绩效指标体系,印发《关于建立分行业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通知》,督促指导各行业主管部门于2023年底前构建起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动态调整、共建共享。健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共性绩效指标框架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指标权重,突出结果导向,重点考核实绩实效。(牵头股室:信息股、绩效评价股;配合股室:各股室)

23.促进协同联动。各股室要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对区级预算部门推进“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的指导力度。将“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纳入财审联动重要内容,加强与人大、纪检、监察等机关、部门的贯通协同,形成工作合力,以改促治、以改提效,实现“点和面”“质和效”“人和事”管理绩效的全面提升。(牵头股室:绩效评价股、监督股、各股室)

                             资阳区财政局“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责任分工表

重点任务

序号

工作要点

工  作  目  标

完成时限

牵头股室

配合股室

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1

聚焦重大任务完善财政政策

完善服务打好发展“六仗”若干财政政策制度体系

6月底前

预算股

各股室

完善区与园区、区与乡镇财政体制

长期坚持

预算股

各股室

完善打好防范化解风险阻击仗若干政策措施

6月底前

金融与债务股

国库股、支付中心、预算股、资产管理股、财政事务中心

完善专项资金分配与项目绩效等挂钩机制

12月底前

各资金管理股室

预算股

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

12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办公室、税政法规股

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打好优化发展环境持久战

12月底前

企财股

预算股

全面提升财政政策效能

2

建立重大财政政策事前绩效评估机制

2023年重点对乡村六个一工程、卫健系统运转能力提升等资金开展事前绩效评估

10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预算股、资金管理股室

3

建立重大财政政策“后评估”机制

2023年重点选取实施期限超过1年的政策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10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预算股、资金管理股室

全面提升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

4

强化预算编制源头管控

实施预算绩效目标“三方会审”方式,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提高本级专项资金、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的编制质量

长期坚持

绩效评价股

预算股、各资金管理股室、信息中心

将区级专项资金重点绩效目标提交区人代会审议,提高绩效目标约束力

长期坚持

 

绩效评价股

预算股

建立健全各类项目库

12月底前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预算股、各资金管理股、信息中心

开展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试点,提高项目支出安排和专项资金分配的科学性、精准性

12月底前

预算股

国库股、支付中心、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各资金管理股室

5

落实制定各类资金管理办法

落实执行《湖南省创新型省份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12月底前

行财股

 

落实执行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修订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月底前

行财股

 

落实执行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月底前

企财股

 

落实执行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落实执行湖南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施方案

12月底前

经建股

 

落实执行人才发展、妇女事业发展、少数民族工作、市场监督管理、药品监管及医疗器械监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12月底前

行政股

 

落实执行各类惠民惠农补贴财政资金管理办法

6月底前

农财股

 

落实执行完善医疗卫生相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6月底前

社会保障股

 

全面提升资金分配和使用效益

落实执行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10月底前

政府采购股

 

出台本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办法

10月底前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国库股

 

参照执行湖南省省级评审专家劳务费管理办法

12月底前

行财股

 

6

扩大重点评价范围

2023年选取5个项目开展重点评价,稳步推进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涉及政府购买服务、专项债券资金项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项目、社保基金预算、代编预算资金等进行重点评价、重点解剖、重点问效、重点突破

10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预算股、资金管理股室

7

管好用好专项债券

着力保障重点区域、重大产业配套、重大基础设施、重症救治等领域和项目资金需求。优先支持续发、在建和具备开工条件的成熟项目,推动债券资金“早、准、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长期坚持

金融与债务股

预算股

联合区发改局严格项目审核,对前期手续完备、可及时形成实物工作量的项目,优先安排专项债券发行,助力稳投资扩内需。健全专项债券支出进度预警机制,推动加快项目实施

长期坚持

金融与债务股

预算股

8

加快完善区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体系

统筹产业类财政专项资金、存量基金回收资金和预算新增安排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区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投入,不断完善引导基金体系。

12月底前

预算股

各资金管理股室

全面提升财税改革效果

9

大力盘活存量“三资”

聚焦矿产、林业、水利、能源、土地、数据等“六类资源”,实物、债权、股权、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五类资产”,闲置资金和低效资金等“两类资金”,因事因物采取“能用则用、不用则售、不售则租、能融则融”等盘活方式处置盘活

12月底前

资产管理股

 

预算股

10

加快推进其他重点领域财税改革

联合审计对部分单位长期趴账的单位资金进行清理,将沉淀闲置、低效无效资金予以清收,上缴财政统筹使用

12月底前

预算股

国库股、支付中心、各资金管理股室

全面提升财政社保改革成效

12月底前

社会保障股

预算股

加强能力建设,推进财政投资评审转型,建立与绩效预算衔接的评审机制

长期坚持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

各资金管理股室、绩效评价股

非税收入征收计划执行。非税收入征收计划编制完整科学,完成全年非税收入征收计划

全年

财政事务中心

国库股、预算股

全面提升财会监督效力

11

学习宣传我省加强财会监督工作实施意见

抓好学习宣传贯彻,夯实财会监督制度基础

6月底前

监督股

 

会管股、税政法规股

12

开展预算执行监督专项行动

聚焦社保和就业、教育、生态环境、农业农村、基本建设领域的转移支付资金,通过线下核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核查、集中整治。

12月底前

监督股

 

国库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对2个区级专项资金和2个预算项目,在日常工作中,通过线下核查的方式,开展专项核查、集中整治和绩效督查。

12月底前

监督股

 

预算股、国库股、绩效管理股、各资金管理股室

全面提升财会监督效力

13

开展惠民惠农补贴资金重点抽查等财会监督行动

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惠农补贴资金监督检查三年行动,建立整改台账,严格销号管理

3-6月

监督股 

信息股、财政事务中心、农财股、经建股等相关股室

有序开展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基层“三保”、地方政府债务违法违规、财政收入虚转空转、违规返还财政收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违法违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等9类重点问题整治

9月底前

监督股 

信息股、预算股、税政法规股、国库股、农财股、会管股、金融债务股等相关股室

持续深化暂付款管理,加大清理力度。不违规新增暂付款,暂付款余额占支出比重持续下降

长期坚持

国库股     

 

预算股、信息股

开展2022年度财政票据年检,规范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12月底前

财政事务中心

 

14

推动会计管理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依托全国代理记账机构管理系统,巩固行政许可事项“一网通办”成果,提升行政许可效率、一站式服务体验,激发行业发展活力

长期坚持

会管股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组织2022年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制工作,全面掌握全区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建立实施内部控制规范情况,完善内控测评体系,总结经验做法,挖掘典型案例,督促全区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加强内部控制建设

长期坚持

会管股

各股室

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15

加强机关党的建设

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深化“三表率一模范”机关、清廉股室创建

长期坚持

政工股

各股室

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讲党课 学业务”活动

长期坚持

政工股

各股室

巩固提升市级文明单位、区级平安单位创建

长期坚持

办公室

行财股、企业股、政工股、各股室

16

推动机关高效有序运转

健全财政机关内部事务“大综合”机制,重要情况及时通气、重大任务联合攻坚、重点工作协同推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适时开展专项、综合督查。  

长期坚持

办公室     

 

各股室

全面提升内部管理效率

17

加强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

深入开展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建设调研,加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全年

政工股

各股室

做好资阳财政系统人事报表统计工作,全面掌握资阳财政系统干部队伍整体情况

3月底前

政工股

各股室

严格考录程序,拓宽选才渠道

全年

政工股

各股室

做好干部选拔任用、流动调配、监督管理等工作,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推动开展上下交流挂职,建立干部交流轮岗常态化机制

长期坚持

政工股

各股室

出台《资阳区财政局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若干措施》制度

9月底前

政工股

各股室

深化近距离考察调研。选取一到两个股室开展重点解剖调研,广泛深入到局领导、联系服务对象、原部门同事中了解各方面情况。同时,通过近距离考察调研充分听取各方面建议和诉求,抓好近距离考察工作成果运用

9月底前

政工股

各股室

聚焦工作热点和干部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会计业务培训

长期坚持

会管股

各股室

举行全区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会,形成“讲绩效、重绩效、看绩效、用绩效”的良好氛围

3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会管股

健全工作机制

18

加强组织领导

印发“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

4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提高政治站位,对照责任分工表,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全年

各股室

 

19

强化统筹调度

建立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

全年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各股室要根据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围绕工作“责任田”抓部署、抓落实,做到任务不留死角,责任互不推诿,定期向牵头股室报送工作推进情况

定期

各股室

 

加强工作调度和督办

长期坚持

办公室       

各股室

抓好统筹,定期向局党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形成股室联动、高效推进的工作格局

全年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20

营造浓厚氛围

组织召开绩效管理领导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明确工作重点

6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在全区开展“绩效管理提升”大调研活动

全年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编制“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工作专报,集中对“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及时推介区直部门、财政部门绩效管理提升的典型经验及创新做法

定期

绩效评价股

办公室、各股室

利用本级以上(含)媒体,宣传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定期

绩效评价股

办公室

21

加强考核激励

将“绩效管理提升年”工作成效纳入局机关年终考核及评优工作

第三季度

政工股

各股室

22

夯实技术支撑

有序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实现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与其他板块信息共享、业务同频

12月底前

信息股

各股室

构建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实现动态调整、共建共享

12月底前

绩效评价股

 

23

促进协同联动

各股室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对区直预算部门推进“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的指导力度

长期坚持

各股室

 

将“绩效管理提升年”行动纳入财审联动重要内容

长期坚持

绩效评价股

各股室

推进财会监督与纪检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等贯通协同,形成合力

长期坚持

监督股

 

各股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