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来,财政信息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发展,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环节使用不同公司的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不能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缝对接,不同系统存在相同功能模块以及业务处理中重复操作问题。“预算管理一体化”成了财政人和预算单位财务人员的共同设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云计算+微服务”的分布式技术架构通过弹性计算、丰富的技术手段和算法、分布式存储等方式,动态分配业务流量和资源,保障服务高效可用,可以解决大量用户同时访问造成的系统卡死、数据读取慢等问题,为“预算管理一体化”从设想到现实提供了技术支持。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财政工作,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全会对预算制度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21年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义》(国发【2021】5号),明确提出“推进预算和绩效一体化,以信息化推进预算管理现代化。”“预算管理一体化”成为战略需要。
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具有重大意义,一是加快建立完善现代预算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二是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积极应对今后一段时期严峻经济社会形势的重要保障;三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主要支撑手段;四是完善基础工作,做好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
2020年上半年第一批试点省份“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取得突破,上线试点。湖南省从2021年开始采用先试点再全面铺开的方式陆续上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益阳市资阳区于2021年12月3日开始衔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8日试运行,10日全面完成上线工作。
基层国库工作者对此感触颇深。一是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将组织收入信息的软件“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资金使用计划审核软件“计划管理”、国库集中支付软件“支付管理”、总账核算软件“方正春元”、预算指标查询软件“预算执行系统”整合在一起,不需要打开多个系统来完成同一个工作,而且模块之间存在勾稽关系,报表取数更加直接完整。二是优化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流程,全流程实现电子化管理。资阳区由于财力有限,电子支付建设相对滞后,采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之前还没有采用电子支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使资阳区国库集中支付实现了飞跃。三是加强了执行监督力度,形成良好的内控循环。资金使用计划审核按月申报,能够更好地库款进行管理,精准把握支出进度,同时电子签章和不同的权限设置使每个环节更加独立,加强了财政支付业务全流程的内部控制。四是同步全国统一的标准,更好接受上级监督。当前省财政厅逐月公布市、县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情况通报,从预算编制、执行两个大方向细化对区县进行评分,考核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此举有利于通过对比发现自身差距,扎实推进工作,奋力创先争优
预算一体化系统目前整合了大量的系统,实现了极大的融合。但是,基层国库一线工作者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还有两点期待:一是希望在未来可以实现自动生成财政总决算报表、部门决算报表、政府财务报告,减轻基层国库部门和部门预算单位的工作量;二是将预算执行信息系统和直达资金监控等系统通过设置独立模块的方式整合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减少数据重复录入,提高数据可靠性,提升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