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水安全战略为统揽,围绕提升防洪减灾能力,提高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生态宜居环境改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开展秋冬春水利建设,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为建设“”新资阳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二、目标任务
完成投资4.72亿元(其中中央、省投资2.39亿元),建设工程15个,投入工日62.66万个,出动机械台班20.61万个,移动土石方52.58万方。聚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补齐防洪减灾短板,提升抗旱能力水平,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抓好河湖生态等五大任务。时限要求:2022年9月底前所有项目开工建设,12月底前完成80%以上建设任务,2023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建设,其中纳入省水利厅考核的中央投资计划2022年12月底前要完成100%。
三、建设重点
(一)茈湖口河治理工程。投入资金779万元,完成堤岸护砌1.6公里。
(二)水库除险加固、维修养护工程。投入资金1600万元,对石牛潭水库大坝及输水涵闸进行除险加固;投入资金243万元,对全区25座水库进行维修和非工程措施升级改造。
(三)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县项目。投入资金17202万元,对民主垸水系进行综合治理。
(四)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项目。投入资金138万元,对25座水库、11处水厂进行维修养护。
(五)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投入资金414万元,对移民村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六)长春涝区二期排涝工程。投入资金18439万元,对部分中型泵站进行新建,对部分村级排涝泵站进行更新改造,对内湖堤防、排涝渠道进行整治。
(七)水资源节约保护项目。投入资金50万元,对节水设施进行维修维护。
(八)抗旱能力建设项目。投入资金550万元,对迎风灌区渠道、引调水工程进行整治,对2处农饮工程进行恢复。
(九)大堤处险工程。对沙头镇樟树塘、张家塞高坪防汛砂石临时储备点进行处险。
(十)黄家湖许家坝入湖口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入资金5087万元,对黄家湖许家坝入湖口水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十一)接城堤渠上游整治工程。投入资金1346万元,对渠道进行渠道清淤、边坡修整、闸门箱涵改造、生态修复。
(十二)饮用水水源地治理工程。投入资金685万元,建设生态沟渠4.5公里,生态隔离带0.1平方公里。
(十三)拦截山水渠水环境治理及生态修复项目。投入资金1361万元,河滨带生态修复5154米,生态湿地2500平方米。
(十四)南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资阳段)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投入资金482万元,洲滩恢复80公顷,微地型生境改造60公顷等。
(十五)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资金467万元,在5个乡镇建设1.47万亩高标准农田。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提高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保民生、稳经济、促发展的重要举措,建设投资大、项目多、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全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相关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层层落实责任,强化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受益主体参与的秋冬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格局。
(二)落实建设资金。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围绕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资金筹措计划,明确资金来源。要积极向上立项争资,争取上级资金更大支持。要积极使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一般债券;用好金融支持水利政策,有效扩大水利融资途径。要深化水利投融资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运营,积极引导农民群众投工投劳,确保建设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保障建设成效。
(三)规范建设管理。各牵头单位要强化工程建设全过程监管,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加强项目法人的规范组建和监督管理。要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管理,强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资金管理,落实质量终身制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项目完工后,要及时组织项目验收,办理工程移交。
(四)做好宣传发动。区委宣传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单位要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网络、移动端等新媒体,全方位、多手段做好水利建设的政务信息报送和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关注水利、各部门支持和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
(五)强化调度督导。区水建办要强化协调调度,会同区“两办”督查室对水利建设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严格实行“旬调度、月通报、季考核”制度,对任务完成情况、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将督查考核结果纳入全区年度绩效考核、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机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建设进度滞后、问题整改不力的挂牌督办、通报批评,对问题突出的提请区委、区政府约谈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