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河镇总面积138.66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2个社区,667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8259人。202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98亿元,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938.47万元,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2020年作为主导产业之一的水稻总产量达3.76万吨,其全产业链产值达5.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23亿元、第二产业3.19亿元、第三产业0.98亿元。全镇共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全镇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收入9.78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原值比达2.6:1。镇域内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显著,农业基础良好,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强镇。今年4月,我镇成功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名单,现将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主要建设内容
2021年7月—2022年7月,在新桥河镇域内,进行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创建项目。按照“政府积极引导、企社主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农民广泛参与”的要求,推动水稻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具体建设单位以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益阳金成米业有限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为载体:壮大水稻主导产业,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创新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三产融合增效等。项目总投资4080万元,其中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2610万元,地方配套资金470万元,申请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财政支持资金1000万元(其中700万元为创建认定后奖补)。
1、培育产业融合主体(前期300万建设资金)。实施“龙头带动”战略,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能带动整个产业发展的标志性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以资本运营为纽带,开展跨区域合作,健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扶持现有水稻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支持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建设智能化粮食烘干生产线、加工设备升级改造,购置配套设备及运输设备,其中中央资金支持185万元;支持益阳金成米业有限公司建设胚芽米制造工厂及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其中中央资金支持115万元。
2、壮大水稻主导产业。以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为导向,打造一批标准化种植基地,加快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大力发展高档优质稻,进一步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支持宏伟粮食、超固水稻、建红水稻专业合作社扩种优质稻5000亩。对扩建优质稻种植基地给予适当补助。
3、加强农业品牌建设。以“资阳(新桥河)稻米”镇域品牌培育为引导,加强绿色安全优质稻米品牌建设。支持明天农业培育“益蛙”绿色安全优质稻米品牌、做好有机稻米品牌认证;金成米业做好胚芽米绿色品牌认证,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开展绿色安全优质稻米品牌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4、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水稻“种植—收储—加工—销售”各环节紧密衔接,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效益。全镇通过推行入股分红、订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全程社会化服务、产业联动发展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企业与农户捆绑发展、共同受益。支持菊平水稻、旺民农机推行社会化服务,给予适当补助。
5、推进三产融合增效。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产销对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通过打造电商平台,提高营销效率,扩大市场占用率和效益。依托田园风光,对具备条件的稻田进行景观开发,美化环境,支持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开发以水稻为载体的休闲旅游项目,拓宽主导产业增值空间。支持搭建电商平台、促进线上销售,兴源农机合作社推进稻田景观建设,给予适当补助。
(二)前期工作准备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依照区“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型城镇的目标,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了《新桥河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2年)》,将水稻产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集中资源要素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主导产业发展,推进产镇融合,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产业振兴、宜居宜业;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重点扶持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水稻社会化服务联合社发展,做强旺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推动三固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带动全镇发展家庭农场。
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农业产业强镇的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具体工作的督促落实。将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作为全镇中心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组织镇村干部、种粮大户、农民合作社负责人、龙头企业负责人互助互学,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水稻产业相关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带动全镇加快发展水稻产业。
三是加大宣传策划。充分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新桥河镇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工作,积极推介主导产业优势资源和优质农产品,形成全镇支持和发展粮食主导产业的浓厚氛围与强大合力。动员各村组把农业产业强镇创建宣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精心组织实施,全力做好农业产业强镇创建的宣传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产业强镇的认识,凝聚社会共识,营造共建农业产业强镇的浓厚氛围。
(三)项目创建进展
一是主体项目初步完成。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设备升级改造建设项目”已完成粮仓、大米生产线及配套设备建设,真空包装机已安装、调试(该企业正在筹备新建一条精米生产线,不在产业强镇建设项目计划内);建设智能化粮食烘干生产线建设项目已对烘干生产线改造升级,引进环保除尘设备、新型热烘炉、智能出粮设备,厂房升级改造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相关配设施建设与企业文化宣传、外部形象改造提升建设。益阳金成米业有限公司已完成胚芽米制造厂、大米储存仓库的建设,真空包装生产线、胚芽米生产设备及运输设备已完成安装、调试,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正按计划建设中。
二是品牌建设稳步推进。益阳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注册“沁达”、“明天湘虾”商标,新注册“益蛙”稻米品牌,正在申报绿色品牌认证,创建绿色安全优质稻米品牌。益阳金成米业有限公司已拥有“湘软香”、“华崽”、“菜米乐”等大米品牌,“湘软香”大米已于今年9月荣获“湖南好粮油”认证,目前两家龙头企业正在合力打响“资阳(新桥河)稻米”品牌,利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创资阳(新桥河)稻米地理标志。两个建设主体龙头企业,正在申报各自相关农产品地理标识,申报材料已递交相关部门审核认证。
三是详细了解创建困难。通过召开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推进会,各企业汇报下阶段的工作计划、工作方向与实际困难,同时加强镇、村、企三方的沟通与配合,加快建设进度。在目前建设过程中,镇政府和企业在资金、政策等方面都要上级相关部门加大支持力度。特别是在资金方面,在新桥河镇打造农业产业强镇核心区域的人居环境整治、镇域整体文化、形象、特色小镇的设计打造、龙头企业外部环境形象升级改造环节中涉及到的房屋拆迁等资金缺口较大,预计达300余万元。
二、下阶段打算
一是做到持续发力不放松。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镇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进度,加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培育,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带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确保在2022年3月底前高标准完成第一阶段(300万元)建设任务,争取到第二阶段中央财政补助资金(700万元)。二是着力打造产业示范区。以创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为契机,结合乡村振兴与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同步做好村庄分类布局国土空间专项规划,整合资源,依托主导产业,大力推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着力打造S71新桥河镇出口往东至319国道以“稻田公园”为中心的农业产业示范区。现已完成了示范区的初步设计、预算,依照项目相关进度要求,将逐步进行建设。三是深入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农业产业资源优势,提升文旅产业形象,将以:“万民山坳一平湖,九曲水源三县区。遮日林荫掩碧玉,新桥河镇藏诗书”为设计理念,对全域旅游形象进行提升,开辟采摘体验度假之旅,打造感受自然、品鉴花香、体验精油、怡情养神的旅游目的地。依据明天农业、绿蔬源种植基地、郑金柠茶油基地等举办“有机茶采摘节”“梨花观赏节”“葡萄采摘节”,推广以新桥河茶果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打造集观赏、采摘、娱乐于一体的茶果经济。依据新胜村诺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2000余亩迷迭香等中药材种植基地,我镇将围绕环境与生态安全、植物多样性种植、中药材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将芳香中药材产业与乡村振兴融合,打造绿色、有机、国际于一体的香料基地。利用省级美丽乡村杨林坳村、八一村、车前巷村、少数民族村落蓼东回民村等,打造文化、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