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上班,或许很多员工还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安全生产意识在不自觉之间似乎淡薄了些。此时,对企业领导和管理层来说,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员工思想麻痹大意,对安全生产不重视、不理解,抱着侥幸心理,这会为企业节后的复工复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各生产单位应在复工复产前组织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签订新一年的安全生产责任书, 制定复工复产方案,开展节后复工安全教育。
还有哪些可以做的呢?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升综合素质
同时,防火逃生演习、自然灾害演练、危化品突发事故应急处置的安全演习也应该提上日程。演习不是儿戏,内容才是实质,各员工应该充分通过演习的契机提升安全意识、培养应急处理能力、加强自身综合素质。
二、全面检修设备,杜绝违规操作
毫无疑问,设备故障是造成危化品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2·23”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正是因为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压力升高,导致“劣质玻璃视镜”破裂,大量的乙炔气体喷出;无独有偶,江苏盐城大丰化肥厂“2·27爆炸事故”也是由于合碳车间设备“本身存在缺陷”,从而造成了管道破裂,氢气泄漏,发生爆炸。
按照“先排查、后复产”的原则,各企业在复工复产前或者首日,必须开展全面的安全检查。既要对生产设施、安全设施、消防设施进行排查,还要对各种仪表、管道、阀门、罐区、危化品储存装置进行检查。
除了硬件设备的检修之外,一线员工的操作流程也需要“检修”。各企业应坚决杜绝各类违规违章操作,严防员工的精神疲惫、思想不集中、情绪波动不稳定等“节后综合征”。企业可对一向操作规范的员工应该积极鼓励,而对那些不认真贯彻操作流程的员工也应该加强警示教育和提醒。同时,对于某些员工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企业要深入排查,严厉惩处。
三、开展隐患排查,积极查漏补缺
企业还应该对生产设备、安全设施、消防应急设施、仪表电气、管道阀门等进行全面安全检查,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加强对停运和重启设备的检查、维修和加固工作,防范设施设备因停用时间过长造成的安全性能降低的情况。如严禁使用不安全设备或临时性不牢固设备。严禁可燃和有毒气体泄漏等报警系统处于非正常状态。
四、严守规章制度,特种作业须持证
持证上岗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特别是企业新招录员工时,对从事电气作业、焊接作业、高处作业等特种作业的员工一定应先查证,严禁纵容员工无证上岗。企业应严格执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结合特种作业范围,坚决不允许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上岗作业。
再次提醒大家,防疫也不能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