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 排毒舒筋——铜砭刮痧
发布时间:2024-08-26 09:02 信息来源:区卫生健康局 作者:罗小娟 浏览量: 【字体:

  一、什么是刮痧

  刮痧疗法是以经络脏腑学说为理论核心,以“皮部”理论为基础的一种疗法。此疗法通过运用特定的刮具刮拭经络穴位,产生良性刺激,经由经络、络脉传导,对相应的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从而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运行,达到平衡阴阳、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的。

  二、刮痧用具

  传统的刮痧疗法所使用的工具种类繁多,如《痧胀玉衡》中提及的铜钱、棉纱线,以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勺子、硬币、梳子等。只要这些物品对人体无害,且能贴合皮肤而不造成损伤,均可用于刮痧。然而,在临床上,为了提高刮痧的效率和操作的便捷性,常采用砭石、牛角或玉石等特制的工具。

  铜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含铜蛋白的形式存在于体内,如含铜氧化酶,对维持人体正常造血功能、促进结缔组织生成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至关重要。临床观察显示,铜砭刮痧能迅速出痧,这得益于铜导热快、散热慢的特性,它能与人体形成强烈的共振频率,借助其温阳通脉的特性,推动体内气血运行,畅通血脉,去瘀散结。

  三、刮痧的功效与作用

  1、活血化瘀:刮痧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水肿和血肿的消散,有助于改善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症状。

  2、祛邪排毒:刮痧可疏通经络,增强内分泌调节功能,促进湿邪、毒素的排出,有助于改善面部皮肤状态,辅助改善单纯性肥胖等问题。

  3、清热解表:刮痧具有祛风散寒、疏散风热等功效,适用于改善感冒、中暑等病症。

  解痉止痛:刮痧能调气活血,促进经络疏通,达到解痉止痛的效果,有助于减轻乳腺增生、乳腺炎、落枕等疾病引起的疼痛不适。

  4、调节阴阳:刮痧可用于调和阴阳,改善脏腑功能,缓解睡眠障碍等问题。

  四、注意事项

  患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出血倾向疾病、感染性疾病、极度虚弱、急性扭挫伤,以及皮肤肿胀破溃者,不宜进行刮痧。

  空腹及饱食后不宜立即进行刮痧。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应避免刮痧。

  刮痧后,被刮部位应避免吹风,四小时内不宜洗澡。

  若进行全背刮痧,刮痧后应辟谷(禁食)24小时,期间只能饮用温开水或红糖水。但老年人、体虚者、儿童无需辟谷;癌症、糖尿病患者同样无需辟谷,且不宜饮用红糖水。

  在刮痧过程中,若出现头晕、目眩、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恶心欲吐等晕刮现象,应立即平躺,头部垫高,点按其内关穴或极泉穴,待症状缓解后方可继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