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资阳要闻
合作社“升级”联合社,资阳区水稻社会化服务进入“抱团”发展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0-06-10 10:25 信息来源:资水之阳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6月9日,资阳区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入联合发展阶段。副区长邹卫球出席揭牌仪式。

联合社揭牌

揭牌仪式现场

联合社由旺民农机合作社联合13家专业合作社组成,现有社员432人,拥有抛秧机10台、插秧机17台、无人机27台、收割机329台、拖拉机276台、烘干机130台、仓储面积30000平方米。从种子到大米,目前,联合社可以提供代购种育秧、代机耕机插、代测土施肥、代防治、代收割、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等10项覆盖水稻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

“相比合作社而言,联合社具有组织包容性、服务与经营兼容性等多方面优势,其带动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更强,有利于实现社员利益最大化,更好服务农户。”据联合社理事长姚清明介绍,他于2011年和2015年先后成立明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旺民农机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为周边农户提供机割、机收、机烘等农业生产服务,但在实施过程中,他发现仅凭一家之力,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多样化需求,于是姚清明开始主动与周边的农业合作社联系,成立联合社,使分散的合作社及其产品得到整合,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

邹卫球致辞

邹卫球在致辞中指出,资阳区正处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水稻十代全程服务联合社的成立,翻开了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新篇章。希望联合社树立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结牢利益纽带,服务于民、互惠双赢,充分发挥联合社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受益农民的覆盖面,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