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听一曲花鼓调里的资阳故事
发布时间:2016-08-17 15:50 信息来源:转载自资水之阳微信公众号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九宫十八庙:古韵风华今犹在

对于资阳来说,曾经的“九宫十八庙”意义非凡。“九宫十八庙”不仅是当年资阳城区里的古老建筑群,更是长存于老资阳人心底的城市记忆。时光流转至今,“九宫十八庙”虽已遗迹难寻,但它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情感精神,却值得我们去打捞、去铭记!九宫十八庙其实是一种虚指,形容庙宇很多的意思。几乎所有的古城、古镇都有“九宫十八庙”。但是,九宫十八庙具体包括的内容各地都多少有些差别。而且,许多地方不止九宫十八庙。益阳旧城区内,上至唐代下至明清,历代兴建寺庙,俗有“九宫”“十八庙”之说。九宫即:五福宫、帝主宫、天后宫、药王宫、福星宫、万寿宫、紫云宫、乾元宫、南岳宫等。十八庙即:关岳庙、玉皇庙、地母庙、师公庙、水府庙、魏公庙、白马庙、财神庙、轩辕庙、七公庙、张飞庙、天符庙、城隍庙、明星池、神农庙、葛公庙、江神庙、圣庙等。

   花鼓文化:敲锣打鼓乡意浓
   地方戏曲,是每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雅俗共赏的花鼓文化在这里绵延不绝,传统剧目《生死牌》曾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一代戏剧大师梅兰芳撰文盛赞,资阳“花鼓之城”的美誉流传至今。作为地方文化艺术中的奇葩,上了一定年纪的人都能唱几段益阳花鼓戏。西湖调、木马调,在资阳,凡有井水处,皆有花鼓戏。
益阳花鼓戏遍地开花、班社林立。无论结婚、祝寿、开业、三朝、乔迁、丧葬,举凡市井日常生活之大事,花鼓戏都是不可或缺的角色。益阳花鼓的曲调里,是温柔含蓄的情感表达,是柳暗花明的传奇故事,是为人处世的醒世之智,还是千年沉淀的道德人伦。
益阳花鼓,唱出了资阳城区的前世今生,慰藉世道人心,置人尘俗之上,成为益阳人民精神土地上最为重要的耕作物种。
 
   益阳弹词:资水河畔话古今
   弹词,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汉族戏曲剧种。俗称为“道情”或“月琴戏”的益阳弹词,于清朝嘉庆年间从长沙传入,在资阳兴盛。
弹词演唱时,分说白、表白、说唱、表演4种,语言通俗易懂,唱词合辙押韵,堪称益阳人自己的RAP。早在1926年,益阳王典山等发起成立“湘子会”,吸引全区艺人于每年农历二月十三在益阳县城聚会,用弹词表演纪念韩湘子诞辰。益阳弹词中的著名曲目有《双风奇缘》、《月唐演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益阳弹词艺人一方面演唱传统曲目,一方面创作《林海雪原》《江姐》《雷锋》等具有鲜明时代印记的唱本,并实现了演唱形式的大胆革新。今天的益阳弹词,加入了小锣、三弦、二胡、扬琴等器乐,创造了“三响”联唱弹词的新形式,甚至连盲人曲艺也被巧妙加入,弹词的表现力更加丰富。

 
小郁竹艺:跨越时光显灵性

资水流过益阳,倒映着身姿婀娜的竹林,碧波也变得柔情起来。这里是竹的世界,勤劳智慧的资阳人就地取材,用六七百年的传承与革新,将小郁竹艺发展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个资阳人的家里,总能找出几件用竹制成的家具,这往往也是主人最乐意显摆的——小郁竹器。小郁竹艺产品结构方正、美观大方,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当下流行的多种家具都借鉴了小郁竹艺的工艺手法。
    小郁竹艺产品经久耐用,越用越红,越用越光滑,竹乡人民利用竹子制作的各种器具,几乎涵盖了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实用价值,小郁竹艺也蕴含了极大的精神价值。它能激发人们的创作潜能,并始终以“虚心有节、刚直不阿、品味高雅”的优秀品质,影响着资阳城的变迁,熏陶感染着资阳人砥砺向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