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益阳日报头版头条丨资阳区多措施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
发布时间:2025-10-11 08:45 信息来源:益阳日报 作者:谢辉 熊瑛 李依林 刘磊 浏览量: 【字体:

原载于益阳日报2025年10月10日01版

  “区政府对大学生创业十分关心,从资金支持到配套服务,贴心政策让职场新人也能安心创业!”近日,资阳区霖添农业经营部负责人曾佩在接受采访时感慨。这位毕业于南华大学的“00后”创业者与资阳的缘分始于2023年资阳区“新星计划”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她深切感受到资阳区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关爱,毕业后,曾佩毅然选择返乡工作。今年她注册成立了霖添农业经营部,希望依托乡村农业资源,打造农产品产销新业态,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近年来,资阳区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吸引和凝聚青年人才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自2023年起,创新推出并连续3年精心组织“新星计划”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品牌活动,累计吸引545名资阳籍优秀学子返乡参与,带动76名学子返乡筑巢创业,并提供创业担保贷款、一次性创业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多项服务,为学子们提供触摸家乡脉动、锤炼实践能力的宝贵平台,也为资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2025年“新星计划”大学生合影

  精密谋划,搭建实践舞台。为构建一个让大学生能真正深入了解家乡、有效锻炼能力、贡献青春智慧的综合平台,资阳区广泛征集各部门单位的实践需求,精心设置政务实践、公益服务、企业实习三大类多元化岗位矩阵,每个岗位求“实”避“虚”,确保学生们不是简单的“观察员”,而是文件流转的“小助手”、项目调研的“参与者”、社区服务的“生力军”、车间一线的“局中人”。资阳区还针对报名学生的不同专业背景、兴趣特长和个人发展意愿,进行科学编组,配备小组辅导员全程跟进,帮助学生们克服初入岗位的陌生感与紧张感,快速融入新环境、适应新角色,确保了实践活动的有序和高效。

青年夜校

  精耕细作,强化实践成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子们把资阳作为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练兵场”和展现青春价值的“大舞台”。指导老师和单位同事悉心带教,让学子们迅速进入状态,鼓励学子们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组织方还精心设计一系列“行走的课堂”和特色活动,帮助学子多维度、立体化地重新认识家乡,极大地增强学子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新星计划”交流分享会

  精准服务,优化实践保障。资阳区为每位参加实践的同学提供实习补贴,并统一购买意外保险,解除学子们的后顾之忧。各接收单位也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学子们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实践期间,资阳区举办多场高质量的交流分享活动,邀请优秀青年创业者、选调生代表、心理专家等,分享创业经历、心理调适方法,激发学子们的创新创业热情和扎根基层的志向,鼓励大家争做家乡的“智囊团”和“代言人”。

美好图景更需青春动能

  从发展种植养殖业,到发展农村电商,再到开发乡村旅游、创办小微企业……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怀揣着梦想与热情,选择回到益阳,投身于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近年来,资阳区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将吸引和凝聚青年人才作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2年多的时间,带动76名学子返乡筑巢创业,为资阳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动能。

  社会氛围的转向与价值认同的重塑,是人才扎根的精神土壤。“走出大山”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被视为成功模板,如今,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返乡建设”已慢慢升华为时代价值。返乡筑巢,不仅能拥抱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其所发出的光热、带来的改变更加超乎想象。

  对于大学生来说,返乡创业不仅是一次就业的选择,更是一次梦想的追逐。近年来,我们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带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投身到农业、旅游、电商等多个领域。他们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生态农业转型;他们挖掘乡村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修缮古村落、打造民宿集群,让游客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还能体验当地的文化风情;他们利用电商平台,将家乡的特产和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泥土里扎下根、向上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吸引更多大学生返乡,还要进一步优化创业就业环境,加快各项人才政策措施落地落实,开辟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要持续开展在外学子返乡就业宣传活动,让更多在外学子了解益阳的发展变化,积极返乡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而留在益阳就业创业,在服务家乡、建设家乡中展现青春担当、实现青春梦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