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法律有尺度 援助有温度 益阳市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的柔情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4 08:37 信息来源:湖南法治报 新湖南客户端 作者:李翔 艾京昆 周杜鹃 宋朝辉 浏览量: 【字体:

  “感谢益阳市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帮助我成功追回经济补偿。”日前,退役军人老徐将一面印有“法律援助暖人心 为民服务显真情”的锦旗送到工作人员手里,并真诚地表示感谢。

  “每一起案件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立秋时节,这是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思接受记者说的第一句。

  这样的故事,在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并不少见。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始终秉持“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理念,用专业与温情为弱势群体撑起一片法治晴空。无论是简化流程、开通“绿色通道”,还是跨区域协作、上门服务,法援律师们始终站在维权第一线,用法律武器为困境中的人们争取公平与尊严。  

  1.为退役军人开通“快车道”

  2024年4月,在资阳区某事业单位工作21年的老徐因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且未支付任何补偿,来到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该中心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当天就完成了案情研判、资格审查和律师指派工作,通过主动对接调取工资流水、考勤记录等关键证据,快速完成了全部立案的准备工作。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经验丰富的郭晓矛律师组建专业团队,采取劳动仲裁确认劳动关系、主张违法解除赔偿、追索社保补偿“三步走”维权策略,最终成功为徐先生追讨回其应得的经济赔偿。

  近年来,资阳区法律援助案件简化审批程序,受理、审查法律援助案件、指派律师等集中在一个窗口,“一站式服务”。办理时限得到有效优化,70%案件都能实现“当场申请、当场受理、当场审查、当场指派”,为弱者维权开通了“快车道”。

  2.为受害者家庭暖心指路

  今年4月,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收到一个包裹,包裹里是一面锦旗。送锦旗的是一位老太太,她多次电话感谢,但身体非常虚弱,无法亲自送来,电话里说身体好了之后当面上门感谢。

  老太太的女儿女婿于2023年1月底被缅甸诈骗公司以开超市为由骗至缅甸,被公司管控了人身自由不得回国,被迫从事诈骗工作,最后被赎回,但因涉嫌诈骗罪、偷越国(边)境罪等被审查起诉。

  因家里两个小孩无人照料,且老太太70多岁了,身体又不好,无奈申请异地办理法律援助手续。

  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在办理援助过程中,多次电话联系,耐心又细致,让老太太感动不已。其女儿女婿在法援律师的建议下积极退赃,目前在争取宽大处理。

  近年来,针对异地办理法律援助,资阳区也提供了便民服务。异地申请的当事人大多数是交通不便或身体条件不允许的情况,通过邮寄或者网络提交申请,工作人员跨区域在线审核。近两年来,资阳区共办理5起异地申请,为5个家庭跨区域架起了“暖心桥”。

  3.为残障群体撑起保护伞

2024年10月,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主任李思(左一)在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接待与资阳区某园林公司发生劳动争议的群众代表。

  2024年10月,在资阳区公共法律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位残障女士刘某,她称自己无劳动能力,原本靠丈夫在工地上务工补贴家用,但丈夫在从事高空作业时坠落身亡,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生活举步维艰。

  刘某毅然向工程包工头和公司索要赔偿,经过多次调解无果后,她身体和精神遭受了多重打击,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申请法律援助。

  工作人员对刘某的遭遇深表同情,手把手教刘某填写资料,精简流程,为其指派了谢诚呈律师为其辩护,一审胜诉。刘某一家即将熄灭的微光瞬间燃起。今年5月,她拖着病体亲自来到法援中心赠送锦旗表达感谢。

  “我们服务的对象,或许是深夜蜷缩在角落、不敢出声的家暴受害者,或许是眼含泪水、渴望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或许是行动不便、却仍坚持维权的残障人士,又或许是满手老茧、奔波讨薪却屡屡碰壁的农民工……每当看到他们无助的眼神,我们更加坚定,法律援助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责任和使命。”李思动情地说。

  一面面锦旗背后,是法援工作者日复一日的坚守,是法律与温情的交融,更是法治社会对每个弱势个体的温柔照拂。正如李思所说:“我们做的或许只是点滴努力,但对那些深陷困境的人来说,可能就是照亮前路的一束光。”

  未来,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深化便民服务,拓宽援助范围,让法治的温暖触达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每一个角落。

  ■记者手记

法援的温度,照亮希望的路

湖南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李翔

  在资阳区法律援助中心采访的短短半天里,我深深感受到,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可以是温暖的双手。

  一面面锦旗背后,是家暴受害者重获新生的勇气,是农民工拿到血汗钱时的笑容,是残障人士维权成功后的如释重负。法援律师们用专业与耐心,为困境中的人们点燃希望,让公平正义不再遥不可及。

  最触动我的,是李思那句“我们做的或许只是点滴努力,但对求助者而言,可能就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法律援助的意义,不仅在于胜诉的判决,更在于让弱势群体相信:法律会保护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这种信念,或许正是法治社会最动人的温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