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智能育秧跑出春耕“加速度” 早稻集中育秧率达75.37%
发布时间:2025-04-02 08:35 信息来源:益阳广电 作者:周芳书 浏览量: 【字体:

  从3月中旬开始,益阳市早稻育秧工作就已陆续展开。在粮食主产区资阳区,当地通过自动播种机、智能暗化车间等科技手段,加速推进育秧作业。全区早稻集中育秧率达75.37%。

  走进资阳区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育秧大棚里,新育出的秧苗根壮芽齐、绿意盎然。之所以能育出这么好的秧苗,得益于水稻育秧已实现全流程机械化。在这台高速育秧流水线上,从供盘供种到覆土出盘,不到20秒,一批秧盘便完成播种。

  秧盘在机器臂的操纵下码放整齐,随即被送入密室催芽,采用流水播种作业一个小时可以出2000盘。3名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便能满足500亩大田的育秧需求。

  资阳区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主管徐智勇:在我们育秧中心,一粒种子变成一棵秧苗,最快只需要20天。相比传统育秧,节省大概7天的时间,出芽率达到98%以上,秧苗在大棚待到15天就可以下田栽种。

  育秧大棚内通过智能化管理,可实时监测并控制棚内空气、温度、湿度等,为秧苗健康生长提供适宜环境。

  稳定粮食生产,关键在于稳双季稻。今年资阳区大规模推进建设集中育秧大棚共12.5万平方米,大力推广运用智能化手段,为春耕生产加速。

  资阳区南方智能育秧苗中心主管徐智勇:一方面育秧工厂育秧的时间比传统育秧的时间早,生产周期能够缩短一周,客户可以选择生产周期更长、产量更高的品种,同时也给晚稻留出更多的时间;另外一方面,集中育秧对环境的依赖比较小,能够有效地避开倒春寒对秧苗的影响,确保粮食产量。

  今年资阳区早稻种植面积任务为26.28万亩,早稻集中育秧面积达20.2万亩,当地农业部门通过开展科技助农行动,为春耕生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截至目前,资阳区已完成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0.2万亩,占早稻任务面积的75.37%,大田已翻耕面积为11万亩,占早稻任务面积的4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