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以来,防汛抗灾形势严峻复杂,资阳区创新方式方法,发现险情共90处,成功处置重大险情63处,有力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子一线灯”打基础。推进巡堤查险“五子一线灯”建设,“五子”即棚子、牌子、旗子、本子、梆简子,架一座帐篷、立一块责任牌、插上一面党旗,配备巡堤查险记录本并做好记录,通过敲梆简子报平安,同时提醒队员精力集中;“一线灯”即大堤牵灯照明,夯实巡堤查险基础。
“两旗示险”明重点。实行黄旗示意,红旗示警。对险点和隐患多轮次全面排查,在老险点及靠近的主路边分别插黄旗示意,在新险点及靠近的主路边插红旗示警,共黄旗标识老险点109处、新险点41处。如,沙头镇梳理了32处重点险工险段,用最新卫星影像图制作防汛示意图,实行挂图作战。
“两查两到”稳处置。紧盯地灾隐患点、山塘水库、河湖险工险段等重点领域,安排区级技术组对新发现险点2小时内到现场,查看处置方案和处置情况;24小时后再次到现场,查看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稳妥处置。
有奖查险增动力。鼓励全民参与查险处险,在第一时间发现堤防险情的报险人员,经查证属实的,根据险情大小每处分别给予500元-1000元的奖励。目前,群众查险19处,兑现奖励15800元。
科技赋能强支撑。构筑“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控体系,借力国家灾研院专业技术团队,无人机巡航78公里,重点对资江10公里的高风险堤段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险情9处。同时在险情发现位置的河道内侧铺设1.4公里光纤,进行管涌入水口探测,发现并成功处置1处堤防管涌进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