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导航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大码头街道:代表联户增强幸福“邻”聚力
发布时间:2023-02-27 13:42 信息来源:大码头街道 作者:张慧婷 浏览量: 【字体:

“近期需要重点宣传殡葬改革相关政策”“需提醒居民群众用火用电高安全”“本周重点走访2户”……在居民代表陈凤莲的民情日志上写满了近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和计划。不久前,大码头街道413名居民代表“上岗”,他们手上的一本本民情日志架起了党组织和辖区居民的“连心桥”。

小区有人管

“一个电话,就解决了我们这栋楼下水道堵塞的问题,居民代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大码头街道鹅羊池社区住宅公司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年久失修、基础设施薄弱,伴随着许多“疑难杂症”。

近日,居民代表李放兵在走访时了解到,低楼层居民家中常常因为化粪池堵塞导致污水反流,附近居民叫苦不迭。“昨天我才向李放兵反映,今天社区就安排人员处理了,现在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大问题,我们的幸福感不断攀升!”

小区灯坏了有人修、下水道堵了有人管,居民代表“上岗”以来,一个个问题在居民代表的帮助下迎刃而解,“有困难找居民代表”的治理良性循环逐步形成。

民声有回应

想要添置一些运动设施和休闲座椅,是和益小区居民代表走访时收集得最多的意见。居民代表张兆玲将收集到的意见反馈给小区党支部后,不到1个月,2台崭新的乒乓球桌和9张休闲座椅“从天而降”,小区的居民纷纷为此点赞。

“家门口有了这个运动场地以后,我运动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每天下班后就可以过去打几场,既是锻炼也是放松,同时还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和益小区居民说。“非常感谢居民代表推动这个场地的建成,为我们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外地户口可以交医保吗?”“想要多开展一些文娱活动,麻烦帮忙反映一下。”……自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开展以来,居民代表成了主要的“民声通道”,让群众心声有倾听、难事有跟进、盼望有回应。

服务有温度

如何激发代表履职的内生动力?大码头街道建新里社区依托“时光银行”,推行居民代表激励措施。社区居民代表经登记注册后可领取积分卡,每参与一项社区工作,每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就可以把参与服务的时间换算成积分,存进社区“时光银行”,积分可折算成对应的物资,或其他相同时长的服务。通过明确服务项目,将无形的“服务时长”转化为有形的“道德资产”,不断激发代表履职源动力。

除了强化正向激励机制外,大码头街道积极探索居民代表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制度,将每月9日设为“群众日”,下发“民情日志”,将居民代表履职能力提升纳入党员教育培训日程……大码头街道通过以服务群众为导向,引导居民代表把问题解决在小区、把矛盾化解在小区,形成“源头发现—分流交办—结果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

如今,大码头街道各个小区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小区氛围更加和谐,居民代表聚光成炬,让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与日俱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