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区立足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优势,聚焦企业创新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服务,促进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为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支撑。
一是以普惠政策为抓手,鼓励科技创新。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出台《益阳市资阳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科技创新奖励基金200万元,通过设立科学技术奖、科技平台奖、成果转化示范奖、研发投入奖、专利申报奖、科技创新贡献奖等奖项,鼓励支持企业加强科技创新。2021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兑现奖励共计124万元。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落实企业财政奖补资金等普惠政策。2021年上半年,全区10家企业申报省财政奖补。
二是以高企培育为抓手,壮大创新主体。实施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的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提质增效。围绕四大主导产业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强化业务培训,对接高新技术企业协会、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等机构,在财税、知识产权、信息咨询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并委托服务机构对企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认定等培训。区科技局每年对拟申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对企业实行一对一帮扶指导。2021年第一批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家,新申报高企数量创历史新高,目前我区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 家,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98.07,全市排名第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34.1%,全市排名第一。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1.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1.9%。对接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数据库,全面推进“小升高”培育行动。截至目前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31家。组织8家企业参加第七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好易佳等4家企业获省赛优秀奖,明正宏获第九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赛优秀奖。
三是以科技平台为抓手,加速成果转化。发挥专家服务团牵线搭桥作用,积极联系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对接,2021年重点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辅助黄家湖新区开展资阳农业科技园区博士工作站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资阳农业科技园区与益阳高职院、湖南农业大学达成战略性合作牵线搭桥,取得良好的效果。组织我区现有国家级星创天地——农副产品加工及技术服务平台星创天地发挥好农村创新创业平台作用,开展农民技术培训和扶贫工作。同时积极培育益阳市资阳区青枫禽业商贸有限公司申报省级星创天地,为我区搭建扎根农村基层的公共服务平台。奥士康、宇晶机器、鸿源稀土等30多家企业已与省内外高校院所联系,并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2021年上半年,完成技术交易合同额3.7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全市排名第一。
四是以专家团队为抓手,助推企业发展。选派80名科技专家,分为农业组、林业组、畜牧业组、金融服务组、特色工业组、综合组共六个不同组别,将全区19个村和40家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加强培训与科普。科技专家多次开展培训,为村民们发放科普资料、提升科技素养。同时科技专家服务团注重选拔科技示范户或建设示范基地,通过扶持一批本土科技人才,示范带动周边农户脱贫致富。结合企业优势,积极引导企业申报省级、市级和区级各类科技创新项目,助力企业发展。
五是以研发投入为抓手,激发创新活力。围绕R&D投入各个环节,聚焦重点,确保R&D投入取得实效。以“个性化”、“精准化”服务为目标,以传统产业转型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为重点,深入企业主动对接,收集分析企业创新需求,制定个性化整体解决方案,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创新需求。2021年上半年,联合税务、统计等部门,围绕研发费用归集、加计扣除等工作开展培训讲座3次,全面覆盖园区企业。实行研发经费备案制,将其作为推荐申请市级、区级科技计划的先决条件,2021年,全区已有35家企业进行了研发准备金制度备案,10家企业已进入研发财政奖补审核阶段,预计可获奖补资金356.79万元。强化过程监测,结合科技项目评估、绩效评价等项目管理,指导企业做好研发归集等工作。在全面落实省新增研发奖补10%的政策外,连续2年由区财政对研发投入强度大、增长快的重点企业给予3万元、2万元、1万元的奖励,着力引导企业对项目、技术和装备,敢冒风险,舍得投入,推动全区研发投入稳步增长。2021年上半年,全区R&D投入总量达2.28亿元,占GDP比重达到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