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生活太苦了,起早摸黑,风吹日晒,收获很不稳定,经常失望而归,饱一顿饿一顿是常有的事。”自从益阳市资江水域渔民退捕转产工作启动后,崔新华一家人正式上岸,迎来了安心和崭新的生活。“长江禁捕是大事、是好事,我们十分支持,没有想到党和政府还给我们保障。”崔新华高兴地说。
近日,大码头街道新兴街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伟平的带领下分头走访禁捕退捕渔民家,并为他们提前送去元旦节日祝福。
走访退捕渔民家
今年起,益阳市对资江河实行十年全域禁渔,自政策实施以来,新兴街社区积极到辖区内退捕渔民家进行走访,建立台账,及时办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手续。并积极配合资阳区人社局全力做好退捕渔民的养老保障工作,鼓励渔民灵活就业,参与技能培训等,确保渔民“退得住,稳得住”。
看见上门回访的社区工作人员,崔新华高兴地将他们迎进了家门。工作人员耐心询问近期崔新华家庭生活状况、就业情况以及对禁捕退捕工作的意见建议,向他们认真讲解近期发布的“退捕渔民享受参保补贴告知书”,解释相关政策法规等,回应退捕渔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他们提前送上元旦节日祝福。并围绕退捕渔民就业、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现场交流。
禁捕退捕宣传
为全力推进禁捕退捕工作落细落实,大码头街道采取“五包一”禁捕退捕帮扶举措。街道在认真开展好退捕渔民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信息采集、“三无船舶”摸底调查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召开禁捕退捕专题座谈会,动员各社区利用工作群、显示屏、宣传横幅等载体,多形式、全方位开展禁捕退捕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营造人人参与禁捕监督的良好氛围。同时,为保障退捕渔民权益,确保禁捕退捕相关政策落到实处,街道建立了由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民警、党员志愿者组成的“五包一”帮扶责任体系,“五包一”帮扶责任人与辖区内退捕渔民结成“一对一”帮扶对子,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联系等方式,把禁捕退捕政策讲清讲透,为帮扶对象答疑解惑,收集汇总上报帮扶对象的意见和诉求,针对帮扶退捕渔民家庭情况制定“一户一策”个性化的就业、救助帮扶计划,积极帮助退捕渔民实现转岗就业等,保障退捕渔民生活质量不下降。
清理河道
禁捕巡查
截至目前,大码头街道召开禁捕退捕工作协调会议8次,完成社区渔民退出任务14户,涉及家庭人口26人,摸排涉渔“三无船舶”42艘,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巡防员帮助就业困难退捕渔民及家人再就业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