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头镇友谊村有个“怪现象”,农田不种水稻却用来种植草皮,而正是这些“雀占鸠巢”的家伙,改变了该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之一跃成为全镇有名的富裕村。
待出售的草皮
友谊村新发展村级草皮产业扶贫基地
2016年以前的沙头镇友谊村,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基础薄弱,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仅有5000元。深入推进脱贫攻坚战以来,友谊村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贫困村,村“两委”一班人励精图治,积极争取项目,整合各方资源,举全村之力发展草皮产业,落实“一亩草皮助力一人脱贫”举措,力求通过产业扶贫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
铺苗
收割出售
“我在基地工作,主要负责除杂草和施肥,一天有80元,一年下来有3万元收入,同时土地流转每亩每年有600元。”友谊村贫困户戴向云说道。2016年,友谊村引进武汉绿优优草皮种植公司,流转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土地近200亩种植草皮,每亩可得租金600元,同时让贫困劳力就近安置打工,每天可得工资80到100元,还通过土地参股创利,已累计带动80户贫困户增收。
“我们尽力帮助解决基地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同时向上级累计申报落实了50万元专项产业扶贫资金,实施沟渠清淤和道路硬化等项目,进一步改善基地生产设施条件。”沙头镇扶贫分管领导胡强介绍道。
2019年,友谊村为扩大草皮种植规模,以村集体经济的名义,又流转贫困户土地100亩,建立村级产业扶贫草皮种植基地。截至目前,全村草皮种植规模达到300亩,亩均收入8000元,年产值达到300余万元。以入股分红的方式委托帮扶贫困人口152人,实现分红15900元。全村现有贫困人口178人,已脱贫168人,还有10人未脱贫为兜底户将在今年全部脱贫,基本落实“一亩草皮助力一人脱贫”的目标。
种植草皮的可观收入,让村民看到这是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下一步,基地将组织带动贫困户发展,免费提供草苗、传授种植技术、解决销售问题等,确保贫困户能够长期发展、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