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前是春耕备耕最忙碌的时候,迎风桥镇按照“百名党员联农户”要求,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春耕,为群众送良种、送技术、送机械,帮助农民群众解决水、电、资金等问题,全力做好早稻种植工作。
场景一:架线引电送水源
“太谢谢你们了,这么及时为我解决了稻田灌溉用水的大难题,今年的双季稻丰收有保障了!”。3月20日,邹家桥村瓦子塘组种粮大户曾再生看着源源不断流入田间的清水,激动得开怀大笑……
长期以来,邹家桥村瓦子塘组因无取水来源,常年受干旱的影响而不能种植双季稻,为解决抗旱用电困难,邹家桥村党总支书记谢云华在春耕前便联系农电站架设三相四线电路1000米,方便农户从泄洪渠中抽水提供瓦子塘组、起先湾组、九水湾组600亩农田灌溉用水。另外,为降低耕作成本,村委还几次向农电站申请将位置偏远的几个组抽水电价调为抗旱电价,进一步激发双季稻种植热情。
场景二:兴修水利保灌溉
迎风桥镇新塘村老案塘片区的毛塘组、金家塘组和卢家村组等地种粮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因渠道阻塞排水不畅,影响双季稻的种植,另一方面由于该片区田间道路狭窄,农业机械难以进入。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难题,新塘村党总支书记赵立新召集村干部迅速组织人员力量,对中干渠进行了渠道疏浚清淤,同时还在老案塘片区开辟了一条约900余米长的机耕田丰收大道。当地村民纷纷拍手称赞,表示一定响应党和政府号召种好双季稻,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场景三:融资筹款解难题
“这1万元的贷款来的太及时了,真是开春的一场及时雨,有了这笔贷款,解了我买种子、化肥的难,今年种双季稻没问题了。”鲜鱼塘村康家湾组村民曾定国高兴的说。
曾定国是鲜鱼塘村贫困户,为了脱贫致富在村委的帮助下积极承包流转土地81.6亩,成为种粮大户。今年受疫情影响,双季稻种植成本加大,承包土地租金也要按时交付,资金问题成了他的“心头大患”。3月初,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镇驻村干部李云飞副镇长在对辖区种粮大户进行访谈时,了解到他的难处,便立刻与银行对接,3月22日为其办理发放了1万元贷款,及时化解了生产“危机”。
春耕备耕以来,迎风桥镇镇村党员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一户户宣传政策、摸清底数,针对农户反映的问题,精准施策,及时解决了一批水利、电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和融资问题,为农户春耕备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