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资阳区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建辉解读《益阳市资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6-06 11:47 信息来源:区文旅广体局 作者: 浏览量: 【字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及我区情况,2024年1月25日,我区制定了《关于公布第七批资阳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益资政发〔2024〕1号),以下简称《通知》)。

  一、依据和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制度是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基本制度。建立名录制度有利于突出保护重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等相关法规,我区积极落实名录制度,已先后建立六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本次是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建立的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申报条件

  1.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

  2.具有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

  3.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重大影响;

  4.在一定群体中或地域范围内世代传承、活态存在。

  三、申报流程

  发布通知:政府或相关部门发布关于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的通知,明确申报时间、范围和要求。

  项目申报:各相关单位或个人按照通知要求,提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

  实地考察与评审:政府或相关部门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和评审,确保项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公示与征求意见:将评审结果进行公示,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审议与公布:政府或相关部门对评审结果进行审议,最终确定并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四、主要内容

  2023年我区开展了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审批工作,从10月份下发申报工作通知,通过对辖区内所有申报项目进行初步审核、筛选,组织专家评审认定,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资阳区文化馆公布。

  《通知》公布了益阳木杆秤制作技艺、益阳竹制家具、张家塞糍粑制作技艺、银城双面彩绣、陶公酱酒制作技艺、益阳素墨烙画、郭氏雷火针疗法7个区级非遗项目,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3个类别。

  1.传统技艺:

  (1)益阳木杆秤制作技艺:木杆秤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在制作工艺上,需要经过三十几个步骤,经选料、制坯、刮圆秤杆、套铜套、装刀、配砣、装钩、装提纽、挂秤盘、校秤、木杆刻度、钻秤花、定秤星、打磨、校正等工序。

  (2)益阳竹制家具:益阳竹制家具是益阳竹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益阳本地麻竹、楠竹为主要原材料,采用预制、切削、雕刻、火烤、编织、刮铇、热煮、榫合、拼边、化学防虫、材料着色等加工手段,生产制作各种生活用具技艺活动。

  (3)张家塞糍粑制作技艺:糍粑是以糯米为主料,清水浸泡后搁蒸笼里蒸熟,再迅速放在石舀里舂至绵软柔韧。趁热将饭泥制作成可大可小的团状,搁芝麻炒香磨粉拌白砂糖的盘里滚动,即可取食,口感香甜。

  (4)银城双面彩绣:银城双面彩绣的作品观赏性强,正反两面同样美观,用途较广。

  (5)陶公酱酒制作技艺:陶公酱酒传承湖湘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原料来自本土的糯高粱,选用天然山泉水固态酿酒,口感柔,不上头,纯粮酿造,已成为益阳人喜爱的柔派酱香白酒。

  2.传统美术:

  益阳素墨烙画:每一幅作品需要五道工序制作而成。作品特点具有较强的立体感,三种不同的画面融为一体,因此既能保持传统烙画和版画风格,又可以达到西方油画严谨的写实风格,使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

  3.传统医药:

  郭氏雷火针疗法:郭氏雷火针疗法先用药砣蘸取桐油,然后明火加热,药粉融化以后,热灸患者疼痛处。

  五、出台意义

  工作的开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的规定。此次公布第七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对于资阳区乃至整个益阳市的文化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一举措也将进一步提升资阳区的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